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38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添加稀土元素Ce制备的蒙脱土固体酸为催化剂,合成了二芳基乙烷.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如下:苯乙烯与二甲苯摩尔比为1∶7、催化剂用量为12%(苯乙烯质量百分比)、反应时间为3.5 h、反应温度为120℃,此时产率可达83.03%.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认识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机理,结合油藏实际地质特征,利用真实岩心设计制作了可视化网络裂缝模型,考察了注入速度、模型倾斜角度等因素对注水效果的影响,以及水驱油过程中的油水运动分布特征。观测到由于受裂缝性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水驱后残余油存在形式主要有孤滴状、角隅状及膜状等,每种残余油的形成机理也不同。实验结果表明:水驱油时,驱替速度与采出程度不成正比,而是存在一个最佳驱替速度,即临界驱替速度;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岩石表面润湿性、裂缝连通性和重力分异的影响;水驱油效率与裂缝地层倾斜角度有关,地层倾斜角度越小,采出程度越高。裂缝性油层较厚时,水驱后油层顶部可能会有大量剩余油,仍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
14.
15.
弧齿锥齿轮冷挤压齿形凹模使用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弧齿锥齿轮冷挤压齿形的主要失效形式和失效原因,针对不同的失效形式,从模具材料、结构、热处理方法和加工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基于多片ADC的时间交替并行采样设计方法以及在FPGA平台上的实现.着重阐述TIADC并行采样的增益误差、时间误差校正算法及实现.实验结果表明,TIADC并行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设计和预处理算法,能较好抑制因相位偏移、时钟抖动等造成的非均匀误差.  相似文献   
17.
长轴类零件在冷挤压过程中易发生弯曲变形,针对凹模定径带误差,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定径带相对长度、入模半角、坯料直径对弯曲变形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定径带相对长度和入模半角,减小坯料直径均有助于减小定径带误差对弯曲变形的影响.工艺试验显示,改进后的工艺参数能有效降低花键轴的弯曲变形,提高成形质量,数值模拟结果对生产实际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日本东京电力株式会社(TEPCO)和文部科学省(MEXT)等机构截止到2011年5月6日公布的较高放射性水平污水的泄漏资料和较低放射性水平污水的主动排放资料,以及海域的辐射环境监测资料和水产品放射性含量监测资料等,分析了泄漏及排放的放射性污水在近岸海域海水中的分布,并初步评估了所致的海洋生物剂量和公众剂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模数圆柱直齿轮冷挤压过程中均匀过盈量组合凹模易出现开裂的问题,提出一种变过盈量组合凹模的设计方法,并以直径比、中圈内壁锥角和过盈系数为设计变量,以降低模芯内壁等效应力、避免模芯出现周向拉应力和避免内外圈塑性变形为优化目标,建立变过盈量组合凹模结构参数与综合加权评分值的Kriging模型。应用Kriging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在可行变量空间内寻优,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n_2=1.55,n_3=2.55,γ'=1.25°,β_2=2.5‰,β_3=2.4‰。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变过盈量组合凹模可有效避免组合凹模的破裂,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通过正交实验,利用四种组分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制备了一种高效环保型盐酸介质中锌缓蚀剂,并对该复合缓蚀剂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在盐酸浓度不大于15%、温度不高于50℃时对锌具有优良的缓蚀作用。电化学研究确定该缓蚀剂是一种混合控制型缓蚀剂,缓蚀率高达99.66%。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在该缓蚀剂存在的盐酸体系中,锌不发生非均匀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