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基于TMS320VC5402与TLC320AD50芯片硬件电路及软件的设计,实现了语音信号的采集和播放.简述了语音采集和播放系统的用途,详细阐述了硬件电路设计的步骤和基本原理,以及A/D芯片TLC320AD50的工作机制.整个系统根据外围电路和语音处理算法的不同,具有较好的扩展能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72.
基于大数据的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能耗时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集输系统组成关系多、系统行为复杂、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联程度高、耦合性强、易产生故障和能耗高等特点,基于油气集输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温度、压力、流量、设备工作制度、能耗等海量数据,建立了集输数据粒度模型,实现了基于热能利用率、单位液量能耗等多目标、多变量时序的集输系统生产能耗预测。针对不同时间粒度(如日、月、年等)、不同空间粒度(如井组、区块、油田等)、不同集输方式粒度(如单相输、油-气-水混输),建立了多变量时序混沌能耗预测模型;构造了粒关联规则模式挖掘算法。以大港油田A集输系统为例,研究了集输生产系统的能耗因素粒之间的关联关系;预测了集输生产参数调整对系统未来能耗变化,获得集输系统效率和能耗的预警。  相似文献   
73.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业主在工程监理过程中承担着监理方带来的道德风险。因而文中分析了监理委托中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利益冲突,通过数学模型探讨了将激励和监控机制纳入到工程监理委托合同设计中,如何设计和改进监理委托合同中的监理报酬的设计。  相似文献   
74.
利用热式传感器输出瞬时流量的计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瞬时流量的校准方法,在热式表主板模块上加装红外发射及接收电路,通过红外通信方式与上位机建立数据交互,读取其显示的瞬时流量,以音速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为标准器,通过下位机读取音速喷嘴处气体的瞬时流量,计算出示值误差。程序设置通信、初校、生成系数修正列表、写入系数、复校、判定一共6个工序,一键实现热式表连续化、批量化、自动化校准。通过用瞬时流量法测试G1.6规格燃气表0.5 m~3/h流量点的示值误差,重复性为0.053%,与累积流量方法比较提高了0.05%,缩短校准时间87%,极大提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5.
针对大港小集油田的开发能耗现状及现存工艺的不足、设施老化腐蚀严重、运行能耗高、系统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根据采油、集输、掺水、注水、供配电等系统各环节的不同情况,通过小功率电泵电机技术、复式永磁电机节能型抽油机、注水井智能调控、泵到泵输送、管道射流除垢、油井软件计量技术、单管常温输送、节能变压器、节能控制柜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集成应用,有效降低了“双高”油田的系统能耗.通过以上节能技术的集成应用,小集油田的综合能耗大幅降低,项目实施后预计年节电413.8×104 kWh,降低原油损失104.3 t.节能改造后单位综合能耗比改造前减少了1530.0 t标准煤,降低了8.5%  相似文献   
76.
崔文智  姜宝石  项勇 《暖通空调》2012,42(2):92-94,52
建立了水源热泵机组的仿真模型,通过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应用该模型,以能耗最小为原则,优化了满足建筑物冷负荷需求时水源热泵机组的组合方式。结果表明,水源热泵机组相对于普通冷水机组,在供冷季最多可以获得13.1%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7.
以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为研究视角,结合生态组织理论和创新理论,梳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由此提出了平台生态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和主要构成,并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生态系统发展运行机制模型,借助样本数据分析发展运行机制的作用机理.得出结论,我们需要重视创新平台内部的创新服务与融合,促进平台协同共生与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