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142篇
机械仪表   41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2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16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1.
纳米氧化锆热障涂层制备工艺对导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等离子喷涂参数对纳米氧化锆涂层组织结构与涂层热导率的影响,分析涂层中孔隙的形成机制以及孔隙率与涂层热导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参数中,氧化锆涂层孔隙率随喷涂能量升高而降低,最低可达8%;并且大孔隙减少;氧化锆涂层600 ℃的热导率随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最低可达0.633 W·(m·K)~(-1).  相似文献   
412.
为了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通过等离子喷涂法在C/C表面制备了Si C/Al_2O_3内层和Zr B_2/Si C/Ta_2O_5外层的双层涂层,通过XRD,SEM和EDS分析了涂层烧蚀前后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成分分布。烧蚀前涂层表面没有裂纹并且内层与基体、内层与外层之间结合良好。元素Zr、Si、Ta在涂层表面的分布相近,涂层表面成分分布均匀性良好。通过氧乙炔火焰在1800℃下对涂层的抗烧蚀性能进行考核。烧蚀过程中形成的镶嵌结构有利于阻挡氧气的渗入,Ta-Si-O玻璃层的形成封填了涂层孔隙,对基体有良好的保护效果,涂层表现出了较好的抗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413.
油炸方式对高白鲑肌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采用空气油炸锅获得传统油炸效果的途径,并比较2 种油炸方式下获得高白鲑肌肉食用品质的差异。通过对熟化后的鱼块进行肌肉损失率、质构、色泽测定,筛选出传统油炸工艺参数为170 ℃-100 s和180 ℃-80 s,空气油炸工艺参数为170 ℃-12 min和180 ℃-10 min。比较2 种油炸方式下高白鲑鱼块的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差异,在获得相似感官品质条件下,空气油炸鱼块脂肪质量分数为16.21%~17.54%,低于传统油炸鱼块脂肪质量分数18.68%~20.33%。对加工后鱼块取肉进行风味物质检测和感官评定发现2 种油炸方式处理的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和感官评分具有相似性。综上可知,空气油炸的高白鲑鱼块在外观、质构、营养成分、呈味物质及感官方面能与传统油炸达到类似效果并减少油脂的使用。  相似文献   
414.
激光冲击处理对304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涂层对304不锈钢板材激光冲击处理,研究了自主研制的硅酸乙脂涂层与几种常用吸收涂层对304不锈钢的硬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等冲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光冲击过程中,黑漆涂层、铝箔涂层和硅酸乙脂黑漆涂层都能有效提高激光冲击试样的表面硬度,激光连续冲击后,在304不锈钢试件表面能形成1mm厚的硬化层,其表面硬度最大到240HV;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强,其表面硬度逐渐增强;其表面残余应力也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15.
根据春季河道武开河初始发生时的边界约束条件,提出以开河期水位增值作为河道开河方式的判别准则。对于某一特定河段,存在一个高于稳封期最高水位的水位增长值,该值可作为区别武开河与文开河的临界值,其大小近似与稳封期冰盖体最大厚度成正比。应用黄河昭君坟水文站原型观测资料对所提出的判别准则中的参数进行率定,使该准则可以用于河道武开河或文开河的判别。  相似文献   
416.
以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系统输入和状态受限问题,考虑系统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和负载转矩扰动影响,设计一种基于观测器的预设性能自适应控制器.首先,针对系统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负载转矩扰动等问题,基于Lyapunov函数设计变增益扩张状态观测器,在保证观测精度的同时,削弱峰值现象;其次,考虑状态和输入受限的情况,将预设性能函数与Backstepping技术相结合设计控制器,构建指令滤波器解决“计算膨胀”问题,引入动态补偿量对观测器及受限状态产生的误差进行补偿,并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实验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17.
为了提高C/C基体材料在高温有氧环境中的抗烧蚀性能,尝试采用高能等离子喷涂工艺(high power plasmaspraying, HPPS)在C/C基体表面制备SiC涂层。在对SiC涂层制备工艺探索优化过程中共设计了3组HPPS喷涂参数,利用氧乙炔火焰对得到的涂层试验进行抗烧蚀性能考核,考核温度为1500℃,时间为150和300 s。通过XRD、SEM和EDS等方法对烧蚀前后涂层样品的成分及组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组参数所制得SiC涂层的孔隙率分别是21.3%、17.4%和15.3%。孔隙率逐渐减小原因是在主气流量相对较高和辅气流量较低的条件下,SiC粉末与等离子射流场特征匹配较好,SiC粉末颗粒加热较为充分,达到更好的熔融状态,而且获得较大的动能,因此所得涂层沉积率逐渐升高而孔隙率逐步降低;在涂层制备过程中SiC颗粒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氧化,导致涂层中含有一定量的非晶态SiO_2;经过300 s高温烧蚀考核后,SiC涂层为C/C基体提供了有效的防护。由于烧蚀过程中存在温度梯度,导致涂层表面在烧蚀后呈现3种不同的烧蚀形貌,分别是中心致密区、过渡区和边缘疏松区。在烧蚀过程中,涂层中心区域表面形成的SiO_2玻璃层,有利于阻挡O_2的渗入,起到了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18.
铝基厚梯度热障涂层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一等离子喷涂法和超音速火焰喷涂与等离子喷涂复合喷涂法在铝质LY12基体上制蔷了总厚度分别为0.6mm、10mm和2.0mm的梯度热障涂层,并对基体界面处的涂层显微结构特征进行了金相组织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喷涂法制备的2mm厚梯度热障涂层其抗拉强度得到显著提高.达到36MPa.其主要原因是采甩JP5000喷涂粘结底层很好的改善了铝基体与游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基体界面结合强度高低与两者的紧密接触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19.
炸药爆炸后将产生一定浓度的有害颗粒物质,该浓度受到炸药类别、质量、气象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际测定的方法,对几种炸药爆炸后产生的有害颗粒物质浓度进行了实测,对浓度影响因素做了初步探讨,定性分析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420.
以Gd2O3、Yb2O3、Y2O3和ZrO2为原料,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5Gd2O3-6Yb2O3-10YSZ热障涂层粉末,又称GYbYSZ。以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材料相结构和显微组织进行表征。用激光热导率测试仪和热膨胀仪测试样品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1600℃制备材料物相为高温相c相;稀土氧化物改性后YSZ块体材料在1000℃下热导率达到1.51 W/(m·K);1200℃热膨胀系数为11.25×10-6/K;在室温至1500℃范围内,不发生相变,高温稳定性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