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86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6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毕业实习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至关重要,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次“热身”练兵。为确保实习质量,全面达到我校毕业实习大纲的要求,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实践训练。近几年我们在有关实习工厂的大力支持下,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参加生产性课题的攻关,取得很好反响。  相似文献   
32.
制取洁净煤的方法总的来说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怎样使煤中的矿物质和硫分从煤整体中除去而剩下的煤即为精煤;另一类是选择合适的溶剂在一定条件下对煤进行溶剂抽提,从而除去煤中的矿物质和硫分,溶剂抽出部分即为精煤。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前面一类制取洁净煤的各种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3.
在直径为1000mm,高4000mm的双通道射流喷嘴的气化炉上,以Texaco气化炉冷模试验为基准对象,将空气经环隙和中心射入气化炉,以氢气为示踪剂,预测环隙和中心射流的混合程度。结合流体质量与动量守恒方程和k-ε湍流模型,用SIMPLER算法计算,对气化炉内的冷态流场和湍流混合进行了模拟,模拟了炉内速度分布、量纲一浓度分布、混合分数分布和轴向衰减的情况。结果显示:气化炉内浓度分布极不均匀;炉内存在富氧和贫氧区;环隙和中心通道射流动量比加大,混合分数沿轴向衰减加快,达到充分混合的时间缩短。模拟结果与冷模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4.
高温下灰熔融对神府煤焦反应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慢速和快速两种升温速率,在热解温度为950℃~1500℃范围内制得各种神府煤焦,通过酸洗脱灰处理制得相应的脱灰焦,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原煤焦及其脱灰焦表面灰熔融状况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慢速和快速两种热解条件下,随热解温度提高,灰的熔融状况不同;对原焦样酸洗脱灰处理只能除去表面的部分矿物质;同时,采用等温热重分析法,在反应温度为950℃~1400℃条件下,分别考察了灰未熔融热解煤焦(RP950和SP950)和灰熔融热解煤焦(SP1400和RP1400)脱灰前后的CO2气化反应性.对于灰未熔融热解煤焦脱灰后,其反应活性变化不大,在低反应温时略有下降,而在高反应温度时略有增加.对于灰熔融热解煤焦脱灰后,在整个反应温度范围内,反应活性明显增加,增加的程度取决于反应温度.灰熔融和未熔融热解煤焦及其脱灰焦的气化反应过程都是从低温的化学控制转变到高温的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35.
神华大柳塔煤和兖州北宿煤都是气流床气化的优良煤种.通过三种算法的比较,采用BP神经网络的L-M算法,分析煤的制焦终温与制焦升温速率、气化反应温度、Vdaf和煤焦H/C原子比等不同因子对煤焦气化反应速率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建立了基于Matlab下神华大柳塔单煤种四因子和神华-兖州双煤种五因子煤焦高温气化反应速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其相对误差分别是0.167和0.264.  相似文献   
36.
以煤液化中油为原料,FV-20为催化剂,在微型反应釜中考察了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煤液化中油进行加氢裂解反应前后的族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在400 ℃以前,饱和烃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在440 ℃时,40 min出现最小值,饱和烃中直链烷烃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环烷烃含量变化不大;芳烃含量逐渐增加,440 ℃时,30 min出现最大值82.65%,其中单环芳烃逐渐增加,而双环和多环芳烃逐渐减少;极性物含量逐渐减小;产物中气态烃类在低于400 ℃时,随温度增加,CH4含量逐渐减少,C2H6和C3H8含量逐渐增大,在高于该温度时有C4H10出现,但气态烃产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7.
石油重油和煤混合加氢对重油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间歇式小型高压釜中进行了不同石油重油和煤混合加氢试验。结果表明,石油重油和煤混合加氢处理后,其轻质馏份增加,初馏点降低,处理后油的饱和烃含量和分子量均随加氢反应温度升高而降低,而芳烃含量则随加氢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加。试验发现处理后重油中Fe、Ni、Cu等重金属和S含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尤其是大庆重油与煤混合加氢后As含量显著降低,其脱除率有的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8.
煤直接液化技术开发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直接液化技术作为石油替代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世界上第一套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工程的实践,划分和描述了煤直接液化技术的不同发展历程和煤直接液化技术的进展,对煤液化最新技术的开发过程、技术特点、试验情况和关键技术研究等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煤直接液化技术将在煤液化特性、分级转化、反应器大型化、工艺优化、主副产品结构优化等方向作为未来的研究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39.
用神经网络对石蜡无催化剂氧化反应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制的石蜡氧化装置上对石蜡进行了无催化剂氧化 ,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将氧化蜡的酸值和酯值与石蜡氧化条件 (反应温度、空气流量和反应时间 )进行关联。建立了石蜡无催化剂氧化的神经网络模型 ,并用该模型对石蜡的无催化剂氧化规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该模型不但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而且具有满意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0.
在500 mL的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了胜利褐煤铁基催化剂条件加氢液化实验,考察了H2O+CO系统中温度、压力、煤水质量比对总转化率、油气产率和沥青质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液化总转化率和油产率增加,沥青质产率降低;随着煤水质量比的增加,总转化率先降低后增加,在1∶1.2处出现拐点,油产率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低煤水质量比条件下油产率较高,高压有利于加氢液化反应。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分析,证明液化产物中存在大量酚和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