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针对机械结构形态三维模型重建时基本体形态特征孤立的问题,提出机械结构形态的知识融合算法。通过分析基于本体的机械结构形态知识转换关系,提出基本体转换模型知识、机械结构形态元知识、机械结构形态知识的表示方法。根据机械结构基本体形态的特点提出机械结构形态元知识融合的包容规则、叠加规则、关联规则及吸收规则,并根据机械结构基本体的运算关系分析融合规则的运用规律,提出机械结构形态知识融合算法,实现了机械结构基本体形态的有机整合。支架实例验证了机械结构形态知识表示方法及其知识融合算法的有效性。机械结构形态知识融合为机械结构形态建模提供了实践的方法,简化了机械结构三维模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42.
本文针对多轮次吞吐后期进行了潜力分析,探索了稠油冷采化学吞吐技术,可以作为该区块挖潜增效的有力辅助手段。形成了适合陈庄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的开发配套技术应用模式,有效的提高了陈庄薄层稠油的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实现陈庄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3.
针对油田常规酸化效果变差的问题,提出并进行了施工简便、成本低廉的自生泡沫酸化工艺研究,通过室内评价实验筛选出了以盐酸和小苏打为主的自生气体系,其产气量可达102 m L/g,同时筛选出浓度1.0%的SDS/OP-10复配起泡剂和浓度0.2%的胍尔胶稳泡剂,常温下泡沫量为310 m L,半衰期达到200 min。对该体系进行了岩心物模实验,在渗透率级差3.2时,含水岩心分流量比由3.54降至0.91,含油岩心由4.32降至2.03,暂堵分流能力较强,并联含油含水岩心实验表明,该体系具有优良的油水选择性,适用于非均质储层的改造。截至目前该工艺在大北油田应用4井次,平均日增油2.6 t,累增油达2 024 t,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4.
智能COD监测仪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解决污水监测的全自动化和联网监控问题,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以库伦滴定为测试方法。以嵌入式系统为硬件支撑。以GSM为联网数据传输手段。在正确算法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污水监测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并以低廉成本实现无线网络监控。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22224C/W33调心滚手轴承保持器落料成形冲中心孔复合模的设计方案、结构和工作原理。此复合模经使用表明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22224C/W33调心滚子轴承保持器落料成形冲中心孔复合模的设计方案、结构和工作原理.此复合模经使用表明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47.
基于嵌入式系统下的COD监测仪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污水监测的全自动化和联网监控问题,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以库伦滴定为测试方法,以嵌入式系统为硬件支撑,以GSM为联网数据传输手段。在正确算法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污水监测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并以低廉成本实现无线网络监控。  相似文献   
48.
选用CI-4 15W/40柴油机油在东风乘龙载货汽车上进行实车使用试验,主要考察不同运行条件对油品实际使用性能的影响,同时验证该油在长距离超速超载行驶的国产柴油车上的实际使用效果,为合理使用高档柴油机油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9.
张焱  黄三喜  祖群  黄松林 《硅酸盐通报》2017,36(11):3936-3943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SiO2-Al2O3-MgO系统的S级高强玻璃纤维,研究了不同玻璃组分对玻璃耐酸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NMR)等手段分析了酸侵蚀前后纤维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而分析了S级高强玻璃纤维在酸腐蚀环境下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S高强玻璃的结构主要由硅氧四面体[SiO4]和铝氧四面体[AlO4]等构成,随着酸蚀的进行,玻璃网络结构被破坏,Si-O-Si断裂形成Si-OH键并形成凝胶附着在纤维表面;而铝氧多面体中Al-O键断裂,Al3+逐渐从玻璃结构中被置换出来,导致玻璃网络中Al3+浓度大大降低;高强系列玻璃的耐酸性能与玻璃表面的化学组成以及玻璃内部的微观结构关系密切.致密的玻璃网络结构有利于抑制H+对玻璃结构破坏,抑制阳离子与H+的置换作用;此外引入离子场强高的Ti4+,由于"积聚"作用而使玻璃结构致密,提高玻璃纤维的耐酸性.  相似文献   
50.
针对煤矿运输与挖掘实际运行需要设计了一种新型运煤机液压系统。该机液压系统具有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煤矿生产成本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