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48篇 |
免费 | 1747篇 |
国内免费 | 71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86篇 |
综合类 | 776篇 |
化学工业 | 1534篇 |
金属工艺 | 719篇 |
机械仪表 | 813篇 |
建筑科学 | 668篇 |
矿业工程 | 615篇 |
能源动力 | 332篇 |
轻工业 | 1001篇 |
水利工程 | 260篇 |
石油天然气 | 368篇 |
武器工业 | 130篇 |
无线电 | 126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48篇 |
冶金工业 | 420篇 |
原子能技术 | 127篇 |
自动化技术 | 15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8篇 |
2023年 | 424篇 |
2022年 | 852篇 |
2021年 | 1146篇 |
2020年 | 859篇 |
2019年 | 623篇 |
2018年 | 604篇 |
2017年 | 676篇 |
2016年 | 551篇 |
2015年 | 711篇 |
2014年 | 820篇 |
2013年 | 790篇 |
2012年 | 881篇 |
2011年 | 850篇 |
2010年 | 634篇 |
2009年 | 525篇 |
2008年 | 414篇 |
2007年 | 319篇 |
2006年 | 230篇 |
2005年 | 157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Directed Differentiation: MRI‐Visible siRNA Nanomedicine Directing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in Stroke (Adv. Funct. Mater. 14/20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82.
Cancer Treatment: Novel Insights into Combating Cancer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Using a Plasmonic Nanocarrier: Enhancing Drug Sensitiveness and Accumulation Simultaneously with Localized Mild Photothermal Stimulus of Femtosecond Pulsed Laser (Adv. Funct. Mater. 27/20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83.
为了研究激光雷达中微多普勒效应的探测及其雷达回波信号中反应目标特征的微多普勒信息的提取问题,建立了激光雷达微多普勒效应的物理模型,对应用激光雷达探测由目标振动引起的微多普勒效应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信号进行了分析,由于信号的时变性,引入了时-频域联合分析的方法。采用了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对仿真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得到了能够较好地反映目标特征的微多普勒图像。结果表明,激光雷达适合于低振幅微多普勒效应的探测,应用时频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从雷达回波信号中提取出目标的微多普勒特征。 相似文献
84.
低压微电网逆变器的等效输出阻抗受线路参数影响会呈现出阻性,而传统下垂控制是基于感性阻抗为前提,直接用于低压微电网逆变器控制达不到频率和电压的控制要求。在分析了传统下垂控制法和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对系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入反馈感性阻抗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反馈感性阻抗的引入使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为感性,可以正确体现P-f、Q-V动态下垂控制特性,并且在并/离网运行模式变化时不用切换控制策略。通过在PSCAD中建立风光储微电网仿真模型,分析了并/离网和负荷突变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5.
Kaifang Yang Shuai Wan Yanchao Gong Hong Ren Wu Yan Feng 《Circuits,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2016,35(11):4099-4128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filtering technique based on sample adaptive offset (SAO) in H.265/high-efficiency video coding (HEVC) for reduction in the temporal flickering artifacts and improving the coding performance. SAO is a newly introduced technique for in-loop filtering in H.265/HEVC, which derives the offsets independently for each frame in the spatial domain without considering temporal frame correlation. As a result, the temporal distortion artifacts which will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subjective quality, such as flickering artifacts, cannot be effectively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the rate-distortion optimization of the newly developed SAO method, referred to as Inter-SAO, is performed on the residual samples between adjacent frames. Inter-SAO and SAO in the reference software of H.265/HEVC (i.e., the test model HM) are then combined to form the novel in-loop filter-based method, denoted as 3D-SAO filtering method, where both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temporal information are effectively utilized to reduce the overall distortion in reconstructed videos. Compared with the SAO in HM, 3D-SAO has demonstrated its advanced performance for flickering artifacts suppression. Furthermore, 3D-SAO improves the coding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SAO in HM with a performance gain of up to 0.91 dB in \(\Delta PSNR\), 1.74 dB in \(\Delta PSPNR\) and 7.33 % in BD-rate reduction. 相似文献
86.
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非均匀弯折线单极子天线各弯折节的线宽和线长对天线谐振特性的影响,并对背面耦合贴片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弯折节的线宽和线长对天线的谐振特性有较强的调节作用;适当改变各弯折节的线宽和线长可以有效地调节天线两个最低谐振频率的相对位置;耦合贴片可以在不影响第一谐振模式的基础上,有效地改善第二谐振模式的谐振特性,增加天线第二谐振模式的阻抗带宽。最后制备出一种背面带有耦合贴片的非均匀弯折线单极子天线,该天线的频带能够有效覆盖IEEE 802.11b/g(2.4-2.484 GHz)和IEEE 802.11a(5.15-5.35 GHz,5.725-5.825 GHz)三个频段,能够满足WLAN应用。 相似文献
87.
88.
89.
基于CV模型的水平集分割是医学图像分割的一个重要的分割手段。医学图像分割要求精度高,速度快。传统的处理方式效率比较低,不能满足医学图像的分割要求。针对这一缺点,本文提出新的分割模式。首先,在分割过程中间断的对图像进行窗口化处理,减少演化过程所需计算的数据量。同时使活动轮廓的演化速度伴随窗口规模进行调整,减少演变所需的迭代次数。实验表明,改进之后分割方法能够极大的提高分割速度,同时图像细节部分的分割也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0.
重度污染天气下大气颗粒物PM_(1.0)物理化学特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颗粒物样品采自徐州市区2013年12月~2014年1月间重度污染天气。采样期间PM1.0主要由烟尘颗粒、复合酸冷凝颗粒、硫酸盐颗粒、矿物颗粒、金属及金属氧化物颗粒等组成。本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能谱仪(EDS)给出的大气颗粒物PM1.0高分辨结构信息、颗粒相尺寸及化学相尺寸信息、颗粒相中不同化学相嵌布特征信息等,对组成颗粒相的化学相连生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分析数据表明,大气颗粒物PM1.0的颗粒模态转变过程与颗粒物形成过程的相关性较强。异相凝结颗粒中化学相物质结构类型的判别是识别颗粒成因及形成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