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542篇 |
免费 | 8160篇 |
国内免费 | 397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434篇 |
综合类 | 5095篇 |
化学工业 | 5719篇 |
金属工艺 | 3435篇 |
机械仪表 | 3604篇 |
建筑科学 | 3830篇 |
矿业工程 | 2202篇 |
能源动力 | 1385篇 |
轻工业 | 6041篇 |
水利工程 | 1783篇 |
石油天然气 | 1614篇 |
武器工业 | 663篇 |
无线电 | 543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326篇 |
冶金工业 | 2086篇 |
原子能技术 | 1044篇 |
自动化技术 | 79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5篇 |
2024年 | 1099篇 |
2023年 | 1120篇 |
2022年 | 2124篇 |
2021年 | 2829篇 |
2020年 | 1969篇 |
2019年 | 1328篇 |
2018年 | 1418篇 |
2017年 | 1618篇 |
2016年 | 1457篇 |
2015年 | 2303篇 |
2014年 | 2718篇 |
2013年 | 3297篇 |
2012年 | 4065篇 |
2011年 | 4205篇 |
2010年 | 4107篇 |
2009年 | 4049篇 |
2008年 | 4093篇 |
2007年 | 4100篇 |
2006年 | 3316篇 |
2005年 | 2753篇 |
2004年 | 2055篇 |
2003年 | 1408篇 |
2002年 | 1243篇 |
2001年 | 1173篇 |
2000年 | 989篇 |
1999年 | 334篇 |
1998年 | 96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10篇 |
1959年 | 11篇 |
1951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基于加密QR二维码的商品包装防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大众商品包装的防伪效果,采用了基于唯一商品编码生成加密QR二维码的商品包装防伪技术。基于非对称加密密钥生成算法产生公私钥密钥对,利用私钥对唯一商品编码及商品名称等信息进行加密处理,针对加密后的密文信息形成QR二维码。公钥被植入到QR二维码识读软件中,作为解密密钥用来还原二维码信息。在应用中,QR二维码以"一品一码"的方式粘贴或采用数字印刷方式喷印到对应商品的包装盒上,智能手机终端通过运行加密QR二维码识读软件,实现对加密QR二维码识读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2.
993.
选用棉纱与麻纤维纱进行交织,对织物组织结构、规格、织物生产工艺等进行合理设计,详述了织物生产应采取的关键工艺、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06 ~ 2011年《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所提供的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如下结论:(1)此期间全国范围内约32.1%的出口企业遭受到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直接损失总额从288.13亿美元猛增到582.41亿美元,企业因此而新增加的成本年平均达247.2亿美元;(2)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市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损失程度较高,而中西部相对欠发达省市直接损失程度偏低;(3)经济欠发达省份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对损失比例不低于10%,而经济较发达地区为1% ~5%;(4)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比相对欠发达省份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损失后新增成本增加更多;(5)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上述新增成本与直接损失贸易额的比例约为55%,低于经济一般水平地区的97%;(6)我国轻纺行业受到影响的大型企业比例约为35%,小型企业比例约为30%.可见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很大,对我国各省市影响不同,但在全国范围内轻纺行业受到的影响要高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998.
999.
采用乙醇-水蒸气处理静电纺蚕丝蛋白(SF)纳米纤维,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研究了SF在乙醇蒸汽中的构象转变,探索了静电纺SF纳米纤维结构转变机理。微观形貌研究表明,水蒸气会导致SF纳米纤维直径增大并发生相互粘连。红外光谱和X-射线研究表明,SF纳米纤维在纯乙醇蒸汽中难以发生结构转变,在20%~80%乙醇中主要形成silkⅡ结构,在纯水蒸气中silkⅡ和silkⅠ结构并存;研究认为乙醇由于分子尺寸较大,因此处理时难以深入到SF纳米纤维内部,因此不会引起纳米纤维形态与结构变化,而水分子会渗入到SF纳米纤维内部引起纤维溶胀,同时促使乙醇分子进入纤维内部,加速SF结构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木糖与脯氨酸的混合体系,研究二者共同裂解形成的挥发性化合物形成规律。首先对木糖和脯氨酸进行单独裂解,木糖裂解的主要产物为糠醛,糠醛占裂解形成的挥发性化合物的45%,这与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裂解时所形成的主要产物5-羟甲基糠醛(分别为28.9%、38.4%和37.4%)和糠醛(18.4%、35.4%和27.5%)有所不同,对木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裂解形成糠醛以及5-羟甲基糠醛的路径进行推测,认为木糖单独裂解时是通过脱水直接变成糠醛。同时,对不同比例的木糖和脯氨酸混合物进行共裂解,木糖和脯氨酸之间的比例对挥发性产物的形成比例具有明显的影响,脯氨酸的存在改变了木糖形成糠醛的路径,木糖主要经形成A-madori产物降解路线形成糠醛,脯氨酸在木糖降解路径中开始只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然后脯氨酸才与木糖裂解形成的碎片反应而开始被消耗。木糖和氨基酸共裂解形成的挥发性产物的含量要低于木糖单独裂解时所形成的挥发性产物含量,这可能是木糖与脯氨酸结合形成了大分子物质,而这些大分子物质在裂解过程中主要是被碳化。共裂解形成的苯酚含量也比单独裂解时形成的苯酚含量有明显下降,共裂解形成的苯酚含量约为单独裂解时的33%左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