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259篇 |
免费 | 3602篇 |
国内免费 | 164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095篇 |
综合类 | 2637篇 |
化学工业 | 3066篇 |
金属工艺 | 1713篇 |
机械仪表 | 1570篇 |
建筑科学 | 1877篇 |
矿业工程 | 1213篇 |
能源动力 | 683篇 |
轻工业 | 2963篇 |
水利工程 | 799篇 |
石油天然气 | 866篇 |
武器工业 | 449篇 |
无线电 | 235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79篇 |
冶金工业 | 1103篇 |
原子能技术 | 389篇 |
自动化技术 | 29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1篇 |
2024年 | 510篇 |
2023年 | 625篇 |
2022年 | 1123篇 |
2021年 | 1358篇 |
2020年 | 947篇 |
2019年 | 638篇 |
2018年 | 699篇 |
2017年 | 807篇 |
2016年 | 699篇 |
2015年 | 1098篇 |
2014年 | 1363篇 |
2013年 | 1655篇 |
2012年 | 2003篇 |
2011年 | 1995篇 |
2010年 | 1955篇 |
2009年 | 1863篇 |
2008年 | 1854篇 |
2007年 | 1799篇 |
2006年 | 1440篇 |
2005年 | 1049篇 |
2004年 | 764篇 |
2003年 | 549篇 |
2002年 | 499篇 |
2001年 | 469篇 |
2000年 | 394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HPLC法比较不同地区绞股蓝中人参皂苷Rb1、Rb3、Rd和绞股蓝皂苷XLIX、XVII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流速为0.8m 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结果:采自陕西沣峪口的绞股蓝样品中人参皂苷Rb1、Rb3和Rd的含量最高,约为1.625%,1.776%,0.892%;云南普洱样品所含的绞股蓝皂苷XLIX最高,约为1.75%;重庆北碚区-1的样品中XVII的含量最高,约为1.063%。结论:各地区绞股蓝样品中皂苷含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煤二次氧化的自燃特性,采用热重、红外光谱联用的实验方法,对原煤样及预氧化煤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原煤样及预氧化煤样的总反应历程相似;随着煤的预氧化程度的加深,煤样燃点之前的特征温度先降低后增高,燃点之后的特征温度变化则不明显;随着煤的预氧化程度的加深,煤样燃点之前的逸出气体量先增加后减少,燃点之后则基本不变;预氧化煤样的活化能比原煤样有所下降,且随着预氧化程度的加深煤样的活化能先降低后增高,其中预氧化至160 ℃时煤样活化能达到最低。因此,预氧化煤样的氧化性要强于原煤样,更容易发生自燃。 相似文献
23.
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实验与钻探资料对比分析对潞安矿区奥陶系岩溶演化主控因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加里东-海西期老岩溶形成在奥陶系顶部的峰峰组内;新构造运动期新岩溶只发育在裸露区-浅埋区和新断裂带上,形成多层水平岩溶洞穴.2) 中奥陶统存在3个韵律结构使浅部新岩溶发育产生强弱相间的层控现象;石膏层的膏溶作用产生了膏溶角砾岩带、压碎岩带和裂隙带,是泥灰岩段成为裂隙岩溶含水段的主因.3) 浅部走向强径流带与贯穿深浅部的逆倾向弱径流带的共同作用,使CaCO3 ,MgCO3溶蚀区域很局限,新岩溶只在浅部与老岩溶叠加;中深部老岩溶和陷落柱处于沉淀充填状态.4) 新构造断裂带是矿区西部岩溶地下水获得浅层地下水越流补给的通道,也是弱富水区中强富水带. 相似文献
24.
用含有淀粉的选择培养基,通过透明圈法筛选到一株产酸性淀粉酶的菌株,其发酵液酶活力达到123U/mL。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lincheniformis BW-2。对其产生的淀粉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发现,该菌株产生的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反应pH为4.5,同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Ca2+和Mg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Mn2+和Cu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抑制剂PMSF(苯甲基磺酰氟)及DTT(二硫苏糖醇)对该酶活力影响较小。通过PAGE分析发现BW-2产生的淀粉酶与已知热稳定淀粉酶分子量或结构可能存在差异。Bacillus lincheniformis BW-2是一株具有研究开发潜力的产酸性淀粉酶的菌株。 相似文献
25.
应用TA.XT2质构仪、感官评价和Hunterlab色度仪,研究了湿热物理改性红小豆全粉的添加量对火腿肠质构和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红小豆全粉的添加量增加(2%~6%),火腿肠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显著增加(p<0.05),而火腿肠的胶粘性无明显变化;Hunterlab测定的L*值和a*值随着红小豆全粉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而b*值变化很小。感官评价的T测验结果表明,添加6.0%红小豆全粉火腿肠的风味、香气、色泽、总体接受性方面优于无添加红小豆全粉的火腿肠。 相似文献
26.
27.
测井解释成果是储层参数计算和油气评价的基础,为油田地质及开发研究提供重要数据依据。随着油气勘探及开发逐步转向"深、低、非、老",测井解释面临"低信噪比、低对比度、多因素",其解释方法不一、涉及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步骤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优劣差异。基于此,提出"定性评价油气层位、定量评价油气含量、定域评价油气分布、定向评价油气通道",并从目标、手段、分析方法、输出结果等进行内涵阐述,梳理出"四定"的具体研究方法,该方法的深入应用,能够进一步拓展测井在油田全生命周期的作用,将为测井评价技术及其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一种利用双向可控硅构成的顺序开关电路,并分析了工作原理.试验表明,此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布线方便等特点,宜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