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1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1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纵波VTI介质理论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各向异性的研究文章发表较多,也报道了一些成功的应用实例。本文通过国内一块三维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发现VTI各向异性问题对实际地震成像存在较大的影响。本文基于Alkhalifah(1997)提出的VTI各向异性介质的成像理论,研究了如何求取P波反射资料的各向异性速度和叠加成像问题。出于完整性的考虑,文中对各向异性研究的发展过程,以及本次处理涉及的基本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2.
高密度地震采集中组合效应对高频截止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密度地震采集是指道距小于常规采集道距(达到10m、5 m,即加密空间采样)甚至单点不组合的采集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然而,近年来,在很多文献或者专题讲座中都曾经出现过在中国西部复杂地表地区进行高密度地震采集并且取得良好成果的报道,这些报道中往往把由高密度地震采集的覆盖次数、处理手段的提高等其他技术措施的成效当作高密度地震采集的功劳。文中通过对具有代表意义的陆上地区分析了大地吸收、组合效应及组内时差对可记录高频截止频率的影响后认为:①对有效波衰减起最主要作用的是强烈的大地吸收作用,而与道距有关的组合效应并不是主要因素。中国西部地区地震采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侧面的散射干扰太强,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太严重,地震信噪比太低,高频信号在到达地面时已经变得非常弱,或者已经超过了地震仪器的接收范围,或者被淹没在次生干扰及环境噪声中,使得接收到的地震主频不可能达到很高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采用高密度地震采集,对于提高信噪比不会有太大的帮助,而在不提高信噪比的情况下,提高分辨率是没有意义的,采用高密度地震采集只会增加野外采集的工作量以及处理的难度,却不会见到明显的效果。②如果工区在海上,因为海水不存在吸收作用,并且也不存在野外组内高差,道距减小可记录到的目的层最高频率会显著提高,高密度地震采集会见到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33.
天山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天山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发现,前震旦系基岩出露区磁场多为平缓负值区,优地槽裂谷区不仅具有一般的高磁、高密度、电阻的岩石特征,更具有“上延不衰”的重要特征,这可区别于造山缝合带和古老基岩出露区。据此,笔者认为,准噶尔盆地安集海地区有一南北走向的磁力高,并具有“上延不衰”的特点,应用是裂的反映。  相似文献   
34.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高性能PC机群的出现,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作为常规偏移成像处理手段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善构造复杂、速度横向变化不大地区地震资料成像效果的一种有效处理手段。目前普遍应用的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主要包括基于波动方程积分解的Kirchhoff积分法和基于波动方程差分解的有限差分法。Kirchhoff积分法虽然计算精度较低,但速度分析快捷,运算效率高,适应能力强,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可明显提高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并可充分利用CRP道集进行AVO反演、叠前波阻抗反演及地震属性的提取。  相似文献   
35.
常规地震处理一般要求在噪声较弱、信噪比较高的资料上进行,而在 ZL 沙坝区获得的是强噪声、低信噪比资料,按照一般常规方法处理,难度大、成功率较低。经过多次试验,最终获得了可用于地震资料解释的高信噪比剖面。其主要做法是:①精确求取野外静校正量;②采用线性动校正结合f-k 滤波,消除浅层折射干扰;③作振幅补偿、动校正组合、相干和高精度叠加,提高剖面信噪比。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引入一个与波的入射角度有关的参量,给出一种单程波动方程的构造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有两个方向入射的平面波可满足所构造的方程,并可将该方程分裂为15°与45°形式的低阶方程。在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时,只需判别出近法线入射和近掠射两种波,给出θ=0,π/4、π/2三个值,即可有效地解决对入射角瞬时判别的不准确性及所引起的边界不适定性,同时又可有效地解决边界反射问题。文中以平面波源制作的叠加剖面和点源炮集记录的边界处理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处理效果是良好的。最后给出了构造的单程波动方程在开发常规WIMIG偏移模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有215支以地震作业为主的物探数据采集队伍,并有2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探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的机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如今已拥有复杂山地、沙漠、黄土塬、过渡带、大型城区、富油气区带、油藏地球物理及综合物化探等8项特色技术及高密度、多波、全数字、四维地震、各向异性介质校正等5项前沿技术,自行研制成功KLSeis、GeoMountain、 GeoEast等软件、大型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大吨位可控震源及地震钻机等硬件装备;仅近5年就申请专利261件,取得授权专利170件;拥有的强大物探技术实力已使其在国际油气勘探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未来物探技术发展的趋势,确立了今后的科技发展方向和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38.
地震波分辨率的分类研究及偏移对分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波的分辨率一直是地震勘探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自偏移技术问世以来,它对分辨率的影响也一直是本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对目前分辨率的分类、定义及在计算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把地震分辨率分为法向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并给出计算空间分辨率的方法。法向分辨率是分辨反射界面间隔的能力;而空间分辨率是分辨地质体大小和间隔的能力,不应是横向上分辨反射界面间隔的能力。空间分辨率应当用菲涅耳带而不是地震波横向上的波数来衡量。偏移技术是通过缩小菲涅耳带而并非压缩空间子波来提高空间分辨率。文中还给出了非零炮检距菲涅耳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9.
 结合塔里木沙漠区勘探地震数据、沙层Q吸收调查数据以及Q吸收理论模拟,本文对造成该区地震数据品质与地形相关性的主要原因、沙层Q吸收对地震数据的作用以及针对沙层的Q值估算和Q吸收补偿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沙层Q吸收不是造成该区地震数据品质与地形相关性的主要原因;现有的Q值估算方法,在针对沙层的Q值估算中面临很强的干扰;Q吸收补偿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与地形相关性的地震数据品质差异。  相似文献   
40.
如今中国境内可控震源勘探作业大多采用扫描信号与地震仪器接收信号进行互相关方式获取共炮点道集数据,这一过程通常在野外地震仪器系统上通过硬件完成。对于互相关单炮记录,相关噪声的存在降低了初至波的信噪比,需对单炮记录进行最小相位化处理后拾取初至时间;采用扫描信号或地面力信号对振动记录做反褶积处理,能改善初至波信噪比,使初至起跳更加干脆,从而可提高初至时间拾取精度和静校正精度。在低信噪比地区,宜采用人机交互方式拾取初至,通过改变显示方式等改善初至起跳效果,以提高初至拾取精度和静校正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