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4篇
武器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绝热型爆轰热量计的建立和高能炸药的爆热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大型绝热型爆轰热量计。最大试验药量为50g带外壳的高能炸药。试样在真空中爆炸,也可在充氮环境中爆炸。测定了20余种高能炸药的爆热(△H_(det)),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炸药爆热的组分之间存在线性加和关系,可以根据其组分计算混合作药的爆热。  相似文献   
12.
随着液体炸药的应用和发展,运输、贮存和处理大量液体炸药的工作将日益增多。文中介绍美国矿务局和印度雷管公司用于评价空化了的大量液体炸药撞击感度的两种试验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定期校准冲击波测试用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采用阶跃压力发生器对测量气体介质的传感器灵敏度进行动态校准,产生的阶跃压力信号最高压力为7MPa;采用水动力脉冲发生器对液体介质动态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动态校准,产生的液体脉冲压力信号最高胝力幅值为140MPa,并可由标准比对传感器准确确定幅值。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是准确可靠的,与新出厂校准的动态压力测试用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比较,相对误差不超过0.6%。  相似文献   
14.
水下爆炸能量测试中炸药入水深度的确定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研究了试样入水深度和气泡脉动周期的关系,并对测定的气泡脉动周期与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有限水域炸药试样的合理入水深度。  相似文献   
15.
炸药的水下爆炸冲击波性能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炸药水下爆炸过程的特点及水下冲击波性能的测试方法。研究了水下爆炸冲击波性能和炸药的爆速、爆压的关系及几种炸药的冲击波超压峰值与药量及距离的关系,提供了几种炸药的水中冲击波能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6.
首次混合炸药技术交流会于1981年10月11日至15日在桂林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和兵工学会火炸药学会联合组织的。参加会议的有全国有关部队、学校、工厂和研究所的代表共五十余名,征集论文三十九篇。会上204所李福平付所长介绍了西德第十二届ICT(Fraunhofer—Institut für Treibund Explosivstoffe)年会的情况及目前国际上炸药研究工作的动态和发展方向,214所梁国霖付所长着重介绍了塑料粘结炸药的研究动向。这次会议是混合炸药研究工作的第一次专业  相似文献   
17.
炸药的爆速是衡量炸药爆轰性能的一项主要参数,也是目前唯一能准确测量的一项参数。因此,在对不同炸药的爆轰性能进行比较和评定时,首先就要考虑对爆速进行比较;在设计新的混合炸药配方时,要了解各种附加剂对炸药爆轰性能的影响;在研究炸药爆轰机理时,要了解各种物质在爆轰过程中的行为;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研究和比较不同炸药的爆  相似文献   
18.
炸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一定的外界作用下能发生爆轰化学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巨大的能量,使爆轰产物达到极高的温度和压力而完成破坏或抛掷作用。单位质量炸药在爆轰时放出的能量叫爆轰能(E_d),这一能量如用热量的单位表示就叫作爆轰热(Q_d)。目前已经能够用实验的方法,测定炸药爆轰后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冷却到室温时放出的热量。为了和前面所讲的爆轰热相区别,习惯上把这一实验测定的热值称之为爆热(或爆炸热、爆破热)(Q_e)。  相似文献   
19.
一、绪言爆热是炸药爆炸性能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实验测定时,实验条件对其结果影响很大,一般认为只有在采用足够厚的惰性外壳时测出的爆热值才有意义。目前国际上采用的外壳大部分是用黄铜外壳,也有采用黄金作外壳的。我们曾经采用黄铜外壳进行过试验,对负氧炸药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发现对于正氧炸药,其爆炸产物仍能与黄铜外壳发生作用,导致测出的热值不合理地偏高。同时更重要的是炸药爆炸时外壳破片对弹壁破坏极大,尽管采用各种防护措施也不能避免,在进行一、二十发试验后弹体会破坏得不能使用。为此,我们只能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