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0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8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01.
为研究十氢十硼酸双四乙基铵([(C2H5)4N]2B10H10,BHN?10)在爆炸冲击作用下的反应特性,采用电爆炸等离子体冲击和炸药爆炸冲击两种方法,对BHN?10在冲击作用下的反应历程及分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HN?10在电爆炸等离子体冲击下的气体分解产物为碳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可燃气体。BHN?10对于炸药爆炸冲击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定性,25 GPa以上炸药爆炸冲击波无法使BHN?10燃料发生分解,爆炸热作用是BHN?10发生反应的主要因素。BHN?10在炸药爆炸冲击下,8 ms后发生燃烧反应,燃烧反应从中心位置出现,持续时间达到200 ms以上。HMX与BHN?10的混合物,在爆炸冲击作用下火球的扩散速度加快,燃烧时间与BHN?10燃料相当。  相似文献   
102.
采用30 kg小落锤对JO-8和B炸药进行了低速撞击加载试验,并对撞击过程和试验后样品分别进行了高速摄影和扫描电镜分析。撞击试验发现JO-8炸药的临界点火阈值为360 N,B炸药的阈值为300 N,这表明JO-8炸药具有更高的抗撞击能力;高速摄影发现两种炸药均经历冲击、塑性流动、飞散、反应等阶段,反应在炸药损伤后发生,JO-8炸药的反应滞后于B炸药;扫描电镜表明,B炸药在低速撞击下的损伤模式以界面脱粘、沿晶断裂为主,JO-8炸药以剪切变形和穿晶断裂为主。B炸药的制备工艺决定了TNT包裹RDX的微观结构,而TNT具有较低的晶体力学性能,导致其在加载下首先发生断裂;JO-8炸药的制备工艺决定了粘结剂包裹HMX晶体的微观结构,粘结剂改善了炸药晶体的脆性特征,致使JO-8炸的损伤模式不同;与B炸药相比,JO-8炸药发生点火延滞的原因在于JO-8炸药具有更高的压缩强度。  相似文献   
103.
为查明塔西南坳陷麦盖提斜坡东段奥陶系内幕白云岩储集层分布规律,根据钻井、地震资料,对储集层发育特征及其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麦盖提斜坡东段奥陶系内幕白云岩普遍发育裂缝-孔洞型储集层,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串珠状”强振幅异常,储集层发育受控于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和裂缝。储集层地震预测结果显示,内幕白云岩储集层呈星点状广泛分布在麦盖提斜坡东段玛扎塔格构造带南斜坡。麦盖提斜坡东段内幕白云岩在发育层位、储集层类型、储盖组合、地震响应特征等方面都与塔中地区和古城地区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是麦盖提斜坡寻找油气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4.
黑色页岩中硅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实验采用在750℃马弗炉中灼烧除碳后,经盐酸-氢氟酸-硝酸在200℃消解处理样品,使四氟化硅逸出。选择P 213.618nm、Mg 285.213nm、Fe 259.940nm、Al 396.152nm、Ca 317.933nm、Mn 257.610nm、Ti 334.941nm为分析谱线,选取耐氢氟酸进样系统,直接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五氧化二磷、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锰、二氧化钛,从而建立了云南昆阳磷矿黑色页岩中五氧化二磷、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锰、二氧化钛的分析方法。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各组分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6;方法检出限为0.0012~0.028μg/g。方法应用于云南昆阳磷矿黑色页岩样品中五氧化二磷、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锰、二氧化钛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29%~1.5%;加标回收率为97%~105%。按照实验方法测定西藏地区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GBW 07320、GBW 07328、GBW 07331)中五氧化二磷、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锰、二氧化钛,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5.
拉氏实验、拉氏分析方法及数值模拟构成的研究体系为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广泛应用于爆轰领域。以拉氏实验结果为依据,采用拉氏分析方法求解流场信息,结合数值模拟标定出炸药的本构方程,这对于炸药的能量输出特性研究、配方设计及工程应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概述了三者的发展与现状,并对一维及二维拉氏实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6.
研制了以RDX、铝粉为主要成分的非理想炸药爆热计量用标准物质,采用方差分析方法考核了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根据先密后疏原则检验了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分别用恒温法和绝热法测定爆热值。在分析炸药标准物质标准值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评估了标准物质标准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得出标准物质的标准爆热值为(7535.4±77.2)J/g,合成标准不确定度38.6J/g。结果表明,非理想炸药爆热用标准物质特性量值准确、可靠,均匀性和稳定性好,能够满足非理想炸药爆热量值传递的需要,达到校准和检定非理想炸药爆热测试仪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联合效应炸药的理论模型、配方发展、能量特性和应用前景,总结了联合效应炸药能量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联合效应炸药的发展趋势,指出联合效应炸药未来可用于多功能弹药、机载弹药、火箭弹、灵巧弹药和单兵武器等多种武器装药,特别提出了微观结构可以通过影响反应动力学特性来决定炸药的能量输出结构。建议今后加强本征爆轰理论、金属燃料和黏结剂的选择以及微观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根据分析测试中测量不确定度及评定方法,对ICP-AES法测定磷矿中全铁过程中的试样称量、标准溶液配制、工作曲线拟合、玻璃量器的使用及测量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计算出ICP-AES法测定磷矿中全铁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微波作用以w(Na OH)5%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为提取、皂化剂提取磷矿石浮选捕收剂原料(以橡胶籽为例)中脂肪酸并皂化,研究了提取条件、橡胶籽油的理化性质及其甲醇化后的组成,结果表明,提取、皂化时间以5 min为宜;利用气相质谱(GCMS)技术分析得出橡胶籽油中含有7种脂肪酸,以不饱和的油酸(25.86%)、亚油酸(39.91%)、和亚麻酸(18.01%)为主。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微波作用使饲料级磷酸氢钙消解和生成沉淀一步完成,对实验参数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根与钼酸铵微波作用生成黄色的磷钼酸铵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用碱标准溶液溶解,过量的碱溶液用酸标准溶液滴定,可掌握生产中全磷的变化趋势,实现边生产边监控边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