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4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47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拉曼光谱技术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引言 1928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在实验中发现,当一束单色光照射在某些物质上时,会产生一些不同于原单色光、非常微弱的散射光.这部分散射光的波长与原激发光的波长总是相差一个恒定的数量.这一发现在当时立刻引起了轰动,并被英国皇家学会称为"20年代实验物理学中最杰出的发现之一".这种散射后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拉曼效应.  相似文献   
82.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多模干涉波导(MMI)结构的InP基90°光混频器芯片,该芯片的波导层材料为InGaAsP,包层和衬底材料为InP,芯片的单模波导宽度设计为2.6μm,多模干涉波导的长度和宽度分别设计为844和20μm。采用三维光束传播法(3D BPM),仿真分析了波导材料折射率、厚度、宽度和长度的工艺误差容限,仿真结果表明在1 535~1 565 nm波长范围内所设计的光混频器芯片的净插入损耗小于1 dB,相位偏差小于±5°。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3.
牛焱  吴维 《金属学报》1993,29(4):68-72
Na_2SO_4沉积物显著地加速Fe_3Al、Ni_3Al和Ti_3Al在600℃模拟燃气气氛中的腐蚀.腐蚀产物为M与Al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混合物.Fe_3Al和Ti_3Al的耐蚀性优于Ni_3Al因为Fe_3Al腐蚀产物中有一含高Al_2O_3的内层在Ti_3Al上则有由TiO_2和NbO_2组成的中间层而Ni_3Al的腐蚀产物的内层含有大量硫化镍有利于Ni的向外传输Na_2SO_4中添加NaCl对三种M_3Al的腐蚀过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4.
牛焱  吴维 《金属学报》1996,32(3):294-302
研究了Fe-15Nb和Fe-30Nb合金在600-800℃,0.1MPa纯氧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氧化过程遵循近似的抛物线规律,与相同条件下的纯铁相比,合金的氧化速率常数低得多,所生成的外氧化膜为弥散的二元Fe-Nb氧化物和Fe2O3,但不含有FeO与Fe3O4。合金不发生内氧化和Nb的局部贫化现象,基于Fe-Nb-O三元相图,考虑到Nb在基体金属中的低溶解度和合金为两相组织的影响,讨论了氧化特  相似文献   
85.
王福会  楼翰一  吴维 《金属学报》1992,28(10):63-68
研究了溅射Co-30Cr-6Al-0.5Y涂层中缺陷对涂层抗高温氧化,热腐蚀及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条件下,缺陷导致Al的内氧化,在1100℃时,由于Al的大量内消耗,涂层表面已不能形成单一的氧化铝膜,使氧化性能下降;在热腐蚀条件下,缺陷成为硫向涂层中扩散的通道,导致涂层及基体的硫化;在冷热疲劳条件下,缺陷成为裂纹源,在交变应力作用下,裂纹向基体中扩展,降低了涂层的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86.
纯Cr和两种含Cr合金在ZnCl2及KCl-ZnCl2盐膜下的腐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纯Cr、低合金钢及HP型耐热钢在450℃纯氧气氛中分别于在ZnCl2及KCl-ZnCl2盐膜下的腐蚀,结果表明,材料在混合盐膜下比在单一ZnCl2盐膜下发生了更严重的腐蚀,与低合金钢相比,纯Cr和耐热合金中的腐蚀产物更为疏松并易剥落,此外,HP耐热合金中还沿富Cr碳化物发生了晶闸侵蚀,从热力学角度讨论了形成Cr2O3型型保护膜的材料在含氯环境中的脱化机理。  相似文献   
87.
合金元素对Ti_3Al基金属间化合物热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表面涂盐法研究了Nb、Mo、V、Si等合金元素对Ti_3Al金属间化合物于900—950t空气中的热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3Al基金属间化合物均遭受热腐蚀,其腐蚀进程可用电化学机理模型加以描述.Nb可以通过促进富AI氧化物层的形成而显著提高Ti;Al耐热腐蚀性能.在此基础上添加Si则可以使其耐热腐蚀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随S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耐蚀性能越好;但如果加入M。、V则会使其耐热腐蚀明显变差.但本实验中Nb、Si等合金元素的添加仍不足以使Ti3Al合金表面形成单一的Al2O3阻挡层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Na_2SO_4沉积盐引起的Ni_3Al-Fe于700一820℃空气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i_3Al-Fe遭受自持性的热腐蚀。热腐蚀的发生似可归因于Fe与Na_2SO_4反应的产物Na_2O与Na_2SO_4形成了Na_2O-Na_2SO_4共晶熔融盐,随后合金中Mo的氧化产物MoO_3参与电化学阴极还原反应,从而引发合金快速的热腐蚀。此外,熔盐中Na_2SO_4与MoO_3反应生成的SO_3导致了熔盐的高酸度和合金的内硫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腐蚀的进程。  相似文献   
89.
环烷酸和硫化氢腐蚀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环烷酸-铁-硫化氢腐蚀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腐蚀产物受硫化氢和环烷酸分压影响;钝化区为硫化氢腐蚀,硫化物在膜中的扩散为速率控制步骤;在腐蚀区为环烷酸腐蚀,环烷酸与金属表面的反应为速率控制步骤。根据相图,分析了两次出现腐蚀高峰的原因。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含Nb15和30wt%的Co-Nb二元合金在latin纯氧中600~800℃的氧化特性。它们的氧化动力学近似地遵循抛物线规律,而其瞬时氧化速率常数随时间而减低、且以600℃氧化者尤甚。两合金的氧化速率均高于纯Co,但其速率增量颇低。在所有的实验条件下,两合金都发生了外氧化与内氧化,外氧化膜的外侧为连续的纯氧化钴带,其下为两个二元Co-Nb氧化物(CONb2O6和CO4Nb2O9)与基金属氧化物的混合。内氧化带为氧化钴、氧化铌(Nb2O5或/和NbO2)的混合,而在该带的最外侧还有源于富Nb合金相的二元氧化物。在合金-氧化膜界面处都没有观察到贫铌带。从合金的和所生成氧化膜的显微组织特征,尤其是从铌在钴中溶解度低的角度,对合金的氧化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