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01篇
综合类   66篇
化学工业   59篇
机械仪表   4篇
矿业工程   41篇
能源动力   14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三分仓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给出了回转式三分仓空气预热器传热计算的模型和求解方法,并定义了三分仓空气预热器的传热系数和温压,屏蔽了空气预热器转子热容,给出了不涉及转子本身热参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仅有足够的传热计算精度.更适于三分仓空气预热器的积灰状态在线实时监测。同时分析了转子单位时间热容X,对三分仓空气预热器传热的影响。图5表2参5  相似文献   
172.
升温速率对神华煤液化残渣燃烧特性与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虎  方磊  程军  刘建忠  黄振宇  岑可法 《动力工程》2005,25(4):573-576,602
运用TGA/SDTA851热失重分析仪进行了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实验表明: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燃烧是分两步进行的,在低温段主要是神华煤液化残渣中挥发性的气体急剧析出,引起燃烧失重;高温段则主要是一些有机质、固定碳的燃烧失重。低温段神华煤液化残渣挥发分含量很高且具有集中析出的特性,在365℃~545℃区间内可挥发物质迅速燃烧完毕;高温段燃烧速率相对较低,半峰宽较大,燃烧不够集中。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低温段和高温段燃烧的区分更加明显,且使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燃烧失重增加。此外分析了神华煤液化残渣在一定升温速率下的燃烧特性,利用Free-Carroll法得到神华煤液化残渣燃烧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图3表4参6。  相似文献   
173.
矩形六角燃烧水煤浆锅炉冷态空气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燃烧器放大后移加炉底风的热态模化法.对某电厂长宽比为1.5:1、六角切圆布置的水煤浆大型电站锅炉空气动力场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了燃烧器在高长宽比、六角布置方式下炉内流场,贴壁速度以及前屏前气流速度偏差的变化规律。冷态模化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高长宽比的炉膛结构,采用燃烧器六角布置方式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合理的炉内流场,同时,燃尽风反切布置可以明显减小前屏前气流速度偏差,降低炉内气流的发散。图10表1参3  相似文献   
174.
铝颗粒氧化机理与燃烧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固体推进剂中铝颗粒的点火和燃烧反应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详细介绍铝颗粒的氧化机理和燃烧理论。阐述铝颗粒的两种氧化反应机理:扩散氧化机理和熔散氧化机理,指出不同实验条件导致点火温度差距较大的原因。并通过回顾铝颗粒燃烧模型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半经验模型、化学机理模型和CFD模型的发展。提出未来铝颗粒氧化机理及燃烧的研究方向为复杂氧化气氛下(CO_2和H_2O)的氧化机理及模型研究、促使铝颗粒发生熔散反应的研究、铝颗粒燃烧的CFD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75.
铝粉和黑索今(RDX)是固体推进剂领域重要的金属燃料和含能氧化剂。利用中压聚光升温点火实验台进行了不同压力(0.1,0.4,0.7,1.0,1.3 MPa)下纳米铝粉/RDX混合样品的点火燃烧试验,采用高速摄影仪、双色红外测温仪和光纤光谱仪研究了样品的燃烧过程。结果显示,样品点火前存在一个明显的受热蒸发阶段,点火后火焰发展阶段的持续时间明显小于衰退阶段。常压下的燃烧过程伴有橙黄色火星。压力高于常压时火焰呈白炽态。提高环境压力能有效增加燃烧强度,但过高的压力对火焰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压力升高,蒸发阶段和点火重叠明显,点火延迟时间显著缩短。基于实验条件,常压下样品的点火延迟时间为1004 ms,最高温度为1239℃。压力升高至1.3 MPa时,样品的点火延迟时间缩短至319.2 ms,最高温度升高至1441℃。常压下样品燃烧不完全,导致自维持燃烧时间最短,为280 ms。压力高于常压时,自维持燃烧时间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6.
在构建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敏感性分析及动力学计算,确定了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NO3生成量是影响苯脱除效果的关键因素;臭氧与苯反应并不是关键基元反应,对苯的脱除几乎没有影响;脱除率随温度的升高和臭氧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加;苯初始体积分数越低,脱除率越高,氧量的变化不会对脱除效果产生影响;在典型锅炉排烟气氛下,以体积分数为0.1×10-6的苯为例,要有效地控制苯排放,O3/NO物质的量的比R≥1.6,停留时间以1 s为宜,温度以250 ℃为宜,苯脱除效率可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177.
李云皓  周俊虎 《能源工程》2020,(6):16-21+26
某电厂的生物质燃气蒸汽锅炉系统取消了气化炉出口的水冷装置,气化所得800℃生物质燃气直接送入锅炉中燃烧。考虑到燃气高温、低热值的特点,采取预燃室燃烧、空气分级、切圆送风等燃烧技术,设计了燃气锅炉的燃烧器。为探究不同运行参数下锅炉的燃烧性能,设计了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利用FLUENT软件探究了燃尽风比例、燃尽风位置(停留时间)、二次风投入方式、过量空气系数对锅炉烟气中NOx浓度的影响,发现燃尽风比例、燃尽风位置两个因素对NOx的排放影响较大,并且在燃尽风比例30%、停留时间为0.8 s、α=1.05、二次风按照工况3投入的情况下,烟气中NOx的浓度最低。然后在正交试验所得最佳工况基础之上,分别探究了不同燃尽风比例、燃尽风停留时间对NOx排放的影响,发现空气分级技术的脱硝效果明显,随着燃尽风比例的增大,脱硝效率逐渐提高,但同时会影响燃烧效率;停留时间在0.4~0.8 s时,推迟燃尽风的送入起到更好的效果,但此后进一步推迟燃尽风的送入位置对控制NOx的排放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8.
为明确NO在焦炭表面异相还原的反应机理,选用合理简化的纯碳和含氮焦炭模型,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对NO在不同焦炭模型上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在B3LYP/6-31G(d)水平上优化焦炭模型及NO吸附产物,得到NO在不同模型上的吸附反应热。计算结果表明,NO在纯碳表面的吸附为放热过程;NO以N原子与焦炭氮结合的方式吸附在含氮焦炭表面为放热反应,以O原子与焦炭氮结合的方式吸附在锯齿型和扶手型含氮焦炭“空穴位”上为放热反应,吸附在扶手型含氮焦炭“外肩位”上为弱吸热反应。NO最倾向于吸附在锯齿型结构纯碳表面;当吸附在含氮焦炭上时,倾向于N-N结合方式的吸附。  相似文献   
179.
为了了解神华煤再燃过程中NOx的还原机理,研究了不同氧气体积分数下燃烧和再燃过程中NOx的动态释放和还原特性.试验采用在线式烟气分析仪,在电炉加热的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结果表明, 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挥发份析出峰和焦炭析出峰的双峰释放特性.在氧气体积分数为0%~18%范围内,随氧气体积分数的增大,NOx生成量呈近似线性增长.氧气体积分数从0增至15%,NOx生成量增加约11倍.再燃过程中NOx曲线具有挥发份均相和焦炭非均相还原的双谷分布趋势.相比于焦炭非均相还原过程,挥发份均相还原过程对NOx的还原贡献最大,挥发份随气氛变化更加敏感.当氧气体积分数大于7%以后,煤粉再燃过程不再具有脱硝效果.  相似文献   
180.
为了给水葫芦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的工业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以常压微波辅助稀酸预处理的水葫芦为底料,利用水葫芦微波水解液驯化的树干毕赤酵母和嗜鞣管囊酵母的混合酵母作为发酵菌株,采用同时酶水解和发酵法进行了水葫芦发酵制取燃料酒精的50 L批式实验和500 L半连续中试实验研究。50 L发酵罐酒精产量为0.129 g/g水葫芦,产酒精速率在12 h达到最大,为1.59 mL/(L.d);500 L发酵罐酒精产量为0.051 g/g水葫芦,稳定的产酒精速率为0.319 mL/(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