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3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3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1980年12月25日至27日,东北电业管理局邀请了天津市政工程局、天津地铁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清河发电厂、铁岑地区建委等单位,对清河发电厂输煤地道顶进施工工程进行了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这种长距离顶进施工方案比较先进合理,从火电厂建设中首次应用的情况来看是成功的。同时,通过这次工程实践,还提供了一些好的经验:(1)由于使用了千斤顶作业车,使现场井然有序,做到文明施工,与固定顶进系统相比,大大降低了事故频率和检修工作量,并节约了顶进设备和投资。(2)采用  相似文献   
52.
分频输电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频输电是一种非常有竞争力的远距离输电方式。该文介绍了分频输电系统实验装置的构成和初步实验结果。该实验首次利用交.交变频器作为倍频器,将50/3Hz电能转换为50Hz电能向工频系统送电,成功地实现了一种新型(FACTS)柔性交流输电装置。文中还介绍了分频系统和工频系统的并网情况,分析了分频输电系统实验的波形、效率、功率因数等相关数据。实验表明:对于一回1200km的500kV输电线路,利用分频输电系统可以使其输送能力达到2000MW,证明了这种新型FACTS装置的巨大应用潜力;分频输电在75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实际工程中应用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53.
限制器对弹丸阻力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通量型NND(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差分格式结合不同限制器,计算了某超音速小攻角飞行弹丸的阻力.给出了沿弹迎/背风面压力系数和切应力系数的分布曲线,分析了不同限制器对阻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型限制器捕捉压力和切应力变化的能力最强,耗散型限制器会抹平压力和切应力峰值;耗散型限制器计算的阻力系数误差最大;采用可微限制器计算的层流阻力系数最符合试验值;各限制器计算的摩阻系数随来流马赫数的增大逐步与van Driest工程计算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54.
电压源型逆变器中固有的死区效应降低了输出电压的品质。为了精确补偿死区效应,需要建立死区效应导致的逆变器输出电压失真的精确模型。但是,已有死区效应模型没有考虑开关管等效并联电容和电感电流纹波对于死区效应的影响,导致死区补偿结果难以优化。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和推导,发现寄生电容和纹波电流会影响输出电压的精度,并给出了输出电压误差的精确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在线、自适应的死区精确补偿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本文分析的正确性和死区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通过在太原盆地选择的3条典型剖面上采样测试,应用环境同位素理论系统研究了山区和平原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分析了水环境同位素特征及其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得出盆地东部地下水与当地大气降水线较接近。反映其径流条件好,地下水更新速度快;而盆地中部则相反,反映其蒸发作用强烈。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地下水更新能力及地表水与地下水、浅层水与深层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岩体渗透性是高放废物处置场址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双栓塞水文地质试验设备,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新疆预选区阿奇山1号岩体的钻孔进行了分层水文地质试验,并利用稳定流和非稳定流参数拟合相结合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解译,获得了岩体的渗透系数。结果显示:阿奇山1号岩体渗透性极低,90%的试验段渗透系数低于10~(-8)m·s~(-1),钻孔揭露岩体渗透系数呈现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从渗透性的角度判断,该岩体是有利场址之一;深部岩体渗透系数与裂隙数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
±8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绝缘配合设计是特高压直流工程实施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换流站设备设计、选型、制造和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特高压换流站绝缘配合方法,对溪洛渡—浙西±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逆变侧浙西换流站的绝缘配合进行研究,提出了浙西换流站避雷器配置方案和相应避雷器参数及保护水平,并根据推荐的绝缘裕度最终确定了换流站设备的绝缘水平,这些结果将为该特高压工程的建设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以为其他特高压直流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陈晴  周志超 《电力建设》2012,33(4):43-45
极端恶劣天气可能会导致换流站站内电源与站外备用交流电源全失。对站用电接线提出增加柴油发电机接口作为应急电源的方案。同时提出了站用电布置优化方案,将10kV高压开关柜与低端阀组动力中心合并布置,形成全站的动力中心,可节省大量高压电缆。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心肌梗死青年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心肌梗死老年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详细了解2组患者发病期过度劳累、情绪波动、暴饮暴食等相关诱发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2组患者前驱诊治、缺血性胸痛、心肌梗死部位及相关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结果观察组过度劳累、暴饮暴食诱发因素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前驱症状和有缺血性胸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在诱发因素与临床表现方面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有差异,临床诊断时要注意以上特点,有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0.
周志超  许伟  潘磊 《供用电》2013,(3):21-26
在对电力系统中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讨论了几种适合干电池储能的电网接入技术。分析和实验表明,支持独立多分组接入的单级式并联换流器拓扑结构是大容量锂电池储能系统的一个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