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53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33篇
金属工艺   49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23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篇
冶金工业   25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负荷能够作为系统备用资源,通过需求响应平衡间歇性能源带来的系统功率波动。但是,由于调度工作量巨大,电网难以直接调度庞大且分散的负荷资源。因而提出基于多代理系统的负荷调度策略,建立了计及负荷违约的代理需求响应可调度容量上报博弈模型,同时构建了基于信任度的电网调度容量和调度量分配模型。代理根据自身负荷特点,向电网上报可调度容量,电网公司根据代理上报容量和信任度进行调度容量分配,并在实时调度时分配调度量,实现各个代理调度容量以及调度量的合理分配和电网调度费用低、代理收益高的目标。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计及负荷违约的条件下有效实现负荷需求响应调度容量和调度量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62.
计及负荷聚合商调度优先权的独立微网双层实时调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消纳新能源实时波动功率时,负荷聚合商的用电风险特性可能带来用电高峰缺电、频率失稳及降低电能质量等威胁,甚至影响微网的可靠运行。以负荷聚合商的协调控制为手段,建立基于调度优先权的独立微网双层实时调度模型。在宏观层,根据负荷聚合商的用电风险特性,建立用电贡献度和用电置信度评价指标量化风险,分别从主、客观两个角度结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评估各指标权重确定调度优先权,微网运营商即可制定满足微网具体要求的各负荷聚合商实时调度计划。在微观层,为降低消纳宏观层实时波动功率时负荷聚合商响应的不确定性,针对负荷聚合商工作时间和用户经济水平的差异,分别提出可中断时间补偿度和消纳分摊权,建立总负荷聚合商利益最大化优化消纳分摊策略。最后,以某地区的实际微网为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李春燕  江鑫 《包钢科技》2018,44(5):28-31
炼焦煤胶质层指数对指导配煤炼焦和焦炭强度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考量价值。文章通过对煤样制备、检测设备以及检测过程等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影响数据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64.
安蕾  杨雪  李春燕 《包钢科技》2018,44(5):95-98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的理念和工具,采用其典型的改进模式——DMAIC,对焦化厂蒸氨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找出影响蒸氨系统稳定性的操作参数,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参数最优解的范围,实现操作的科学管控,提高了蒸氨系统的稳定性,创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5.
李春燕  王宇  张霞  范惠娟  孙强 《电源技术》2005,29(3):140-141
金属剥离技术是用于空间用太阳电池电极的关键工艺技术。为了实现真空蒸镀直接剥离7 mm金属层的目的,开发了图形反转双层光刻胶金属剥离技术。采用图形反转胶和正型光刻胶,实现了理想的光刻胶剖面图形,检测表明金属厚度达到7 μm。此技术已经用于高效太阳电池的批量生产中。空间环模条件考核表明此工艺制作的电极满足空间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66.
通过磁悬浮熔炼和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3mm的(Zr0.55Al0.10Ni0.05Cu0.30)100-xFex(x=0,1,2,3,4)合金试样,研究Fe元素的微量添加对Zr55Al10Ni5Cu30块体金属玻璃非晶形成能力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添加Fe元素(不超过3%,摩尔分数)导致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Tg/Tl)和参数γ(=Tx/(Tg+Tl))增大,因而其非晶形成能力增大,但添加过量的Fe元素(4%)会导致其非晶形成能力的降低。添加Fe元素也会显著地改善Zr55Al10Ni5Cu30块体金属玻璃的压缩塑性及提高其压缩断裂强度,当Fe元素的添加量为2%时,直径3mm、长度6mm的试样在压缩时出现一定的塑性及加工硬化现象。Fe元素添加量为4%形成的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同样也显示良好的压缩塑性和高的压缩断裂强度。  相似文献   
67.
在水冷铜坩埚中采用铜模吸铸法以不同的铸造温度制备出直径3mm的Zr53.9Cu29.4Ni4.9Al9.8Fe2合金试样,研究了铸造温度对锆基块体金属玻璃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试样的非晶结构,存在一个临界铸造温度,低于此温度会有晶体相析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铸造温度可以提高锆基块体金属玻璃的压缩断裂强度和轻微降低塑性。当铸造电压升高至9kV时,不但可以提高合金试样的压缩断裂强度,同时提高其塑性,其塑性达到2.62%。通过控制与自由体积和残余应力相关的铸造温度,可以调节锆基块体金属玻璃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8.
随着我国人口与人力资源的持续增长,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形势。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大学生就业难度升高,但在某些领域人才仍然严重不足。为解决这种状况,政府应当对就业制度实行改革,并以物质和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大学生们也应该正确面对就业形势,调整好心态,争取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  相似文献   
69.
本文采用悬浮熔炼-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Cu50Zr42Al8锥形试样,研究了合金不同直径处的组织和微观力学行为,分析了尺寸效应和裂纹自愈合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组织中包括非晶基体相、金属间化合物AlCu2Zr相、奥氏体B2-ZrCu相和热致马氏体 B19’-ZrCu相。纳米压痕结果表明,单一非晶结构的试样心部硬而表面较软,呈现越小越软趋势,而较大尺寸的非晶复合材料由于析出相的存在,心部软而表面较硬。形状记忆晶相由TRIP效应对非晶基体增强增韧,而AlCu2Zr相析出使基体脆化。经150 oC 10mins退火后,微观压痕产生的裂纹表现出自愈合行为。加载时,形变诱导B2奥氏体向B19’马氏体相转变并伴随着体积的膨胀,而高于逆转变温度退火,B19’转变为B2相,体积收缩并驱动裂纹愈合。  相似文献   
70.
采用铜模吸铸法成功制备Cu含量不同但直径相同的TiNi基非晶复合材料试样(Ti0.5Ni0.5)100-XCuX,研究Cu含量在(X=0,10,15,20,25,30,35,40)情况下对TiNi基非晶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铜的含量x=20时,合金断裂强度和塑性应变都很高,此时合金具有最优良的综合性能。随着x值的增大,(Ti0.5Ni0.5)100-XCuX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呈现一个从上升、降低再到上升的波形变化,但总体呈现降低趋势。Cu元素在TiNi基复合材料中的适量添加(x=25左右时)可以提高Ti基非晶材料的塑性,但添加量较多(x>30)时,既不能提高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又不能提高合金的强度。在x=15时,合金有最高的断裂强度2440MPa,达到了1471MPa的较高的屈服强度值,且其产生了17.15%塑性应变,在X=25时,合金塑性应变有所提高,塑性变形达到了21.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