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0 wt.%镉对铜基材料氧化膜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 .1wt.%镧对铜基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的提高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金刚石的加入急剧加速了 Cp/ Cu Cd材料氧化膜的生长速度。 Cp/ Cu Cd系材料的氧化膜生长规律不遵循抛物线定律 ,而呈立方规律生长。实际条件下氧化膜的生长规律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22.
热循环下太阳电池板单元结构热应力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MSC.Marc大型通用软件研究了热循环条件下太阳电池板单元结构热应力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被粘接层正应力极大值位于结构中点,极小值出现在结构两端;胶层剪切应力极大值位于结构两端,极小值出现在中点;聚酰亚胺薄膜层取得太阳电池板单元结构最大正应力,粘接聚酰亚胺薄膜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硅橡胶层取得结构最大剪切应力;结构在低温保温阶段的最大正应力及最大剪切应力远大于高温保温阶段的最大应力;太阳电池板单元结构的最大应力值随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3.
针对总厚度为4mm的LF6合金双层靶和总厚度为2mm的三层靶进行了直径为2mm,速度分别为5.8和7.2km/s的GCr15粒子 撞击试验,并对双层靶进行了不同前靶厚度和靶间距的撞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同样碰撞条件下半无限体靶上产生的破坏情况相比,多层靶被击穿的总厚度远淖于半无限体靶上形成的弹坑深度,采用多层靶结构可显著提高材料的抗高速粒子撞击能力,并大大降低航天器抗高速粒子撞击的防护结构的重量  相似文献   
124.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国外有关铝—锂合金的物理冶金、力学性能和强化机制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提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5.
研究了LY12-M、LF6、TA6、30CrMnSi-M、30CrMrSi-T受2.6~7km/s高速弹丸GCr15碰撞形成的弹坑体积和弹丸动能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了用材料密度与布氏硬度(ρ.HB)作为评价材料抗高速碰撞能力的标准。材料的ρ.HB值越大,其抗高速碰撞能力越强。在同时考虑抗高速碰撞性能和量要求时选择作为航天器结构材料的优劣次序是TA6、LF6、LY12-M、30CrMnSi-T、30CrMnSi-M。  相似文献   
126.
用电子衍射方法给出了Al-2.6Li-1.3Cu合金中T′_1相的各种变体,并通过T′_1相与母相的位向关系及T′_1相的分子组成描述了T′_2相的生长机制。T′_1相呈不规则薄片状,通过消耗δ′相及从基体中吸取Cu原子逐渐长大。T′_1相长大速度是各向异性的,侧面长大速度大于厚度方向的长大速度。  相似文献   
127.
丁苯吡胶乳中脂肪酸及树脂酸含量的分析,采用气液色谱法比较方便。按照聚合物中添加剂的测定方法,我们对下面三种流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8.
TEM原位拉伸研究表明,尽管双相层片型TiAl基合金中与α2相共存的γ层片相的(1/2)<110]位错具有良好的可滑移性,并在一些γ层片中(1/6)<112]形变孪生也较为活跃,但对变形有贡献的滑移系统及孪生系统数目少是室温塑性差的重要原因提高多晶体双相TiAl基合金室温塑性的关键在于促使(1/2)<110]{111)以外的滑移系开动.  相似文献   
129.
杨德庄 《金属学报》1986,22(5):89-154
<正> 低碳铁素体加马氏体双相钢的强度和塑性取决于马氏体的数量和分布,这与亚温区加热过程中奥氏体形成的特点有关。由于奥氏体的形成是在高温下进行,速度快,难于直接获得有关形核的信息。本文研究低碳钢中奥氏体形成的部位,以及预先冷轧的影响。 试验用低碳1.5Mn钢,其化学成分为(wt-%):C 0.08,Mn 1.45,si 0.21,Al 0.045,N 0.005。经高频感应电炉熔炼成45kg的钢锭后,热轧成2.5mm厚的板材。在真空炉中经过1200℃均匀化退火24h。然后,在盐炉中900℃加热15min后空冷,获得铁素体加珠光体型的正火原始组织。另将一部分正火的坯料进行厚度压下量  相似文献   
130.
通过电子显微分析,发现在热等静压的TiAl-V-Si合金中有大量的硅化物沿层状结构的相界面析出,这些硅化物为Ti_5Si_3相,通常为近六角形的薄片.Ti_5Si_3相与层状结构基体相(α_2和γ相)间具有如下的固定取向关系[0001]_(Ti_5Si_3)//[0001]_(Ti_3Al),(3120)_(Ti_5Si_3),//(1010)_(Ti_3Al)[0001]_(Ti_5Si_3)//[111]_(TiAl),(4150)_(Ti_5Si_3)//(110)_(T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