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4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昌轩  张玉祥  江元汝  薛震 《广州化工》2010,38(5):34-36,46
磷光掺杂体系(Doped system)中主体材料(Host materials)是保证能量有效传递给客体分子与激子的复合辐射部分,通常的主体材料都是好的发光材料,但磷光掺杂体系的主体材料可以只作为能量传递和阻挡层存在。磷光掺杂体系的主体材料具有高于掺杂磷光客体的三线态能量,HOMO和LUMO能级差(Eg能量)约大于2.5 eV。能级匹配是主体材料向客体材料传递能量效率的关键因素,也是主客体之间相互选择的前提。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磷光掺杂体系中典型的小分子主体材料结构,并对特定材料在器件中的性能进行比较。磷光掺杂体系的小分子主体材料的基本特性也在文中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52.
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硅溶胶进行疏水改性。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含量对硅溶胶的改性效果。用浸渍提拉法和自流法在玻璃表面制成了疏水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热-失质量测试仪及接触角测试仪等测试方法对疏水膜进行了检测分析及疏水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在40℃,有机硅单体质量分数为9%时,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硅溶胶相容性良好,在玻璃表面涂膜前后光学性能无明显变化,涂膜玻璃片表面的疏水性有了大幅的提高。  相似文献   
53.
Pb-海藻酸钠印迹聚合物合成及其对痕量重金属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中痕量重金属的选择性处理,以Pb(Ⅱ)离子为模板,海藻酸钠为功能单体,合成Pb-海藻酸钠印迹聚合物(Pb-SAIIP),研究了Pb-SAIIP对水中痕量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b-SAIIP对多种重金属水环境中的低浓度铅具有选择吸附作用,吸附40 min时吸附率达为98%;Pb-SAIIP具有较好的循环使用寿命,吸附洗脱循环6次后,对水体中重金属Pb2+仍然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吸附衰减率为1%。  相似文献   
54.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LiY(MoO4)2∶RE3+(RE=Eu、Sm、Pr)系列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该系列荧光粉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稀土离子的掺入没有改变荧光粉的晶相,3种稀土离子的加入使得LiY(MoO4)2粉体形成片层状结构。利用PL(光致发光光谱)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并进行浓度猝灭机理分析,结果表明,Eu3+、Sm3+、Pr3+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7%,4%和1.5%。LiY(MoO4)2∶Eu3+荧光粉能够很好地被395nm的紫外光和465nm的蓝光有效激发而发射红光,而Sm3+和Pr3+掺杂的LiY(MoO4)2分别在406和453nm激发下,发射出650和657nm的红光,LiY(MoO4)2∶RE3+(RE=Eu、Sm、Pr)系列荧光粉有望成为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55.
齐婷婷  江元汝 《当代化工》2011,40(7):759-761
铅毒对人体尤其是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一般排铅药物作用明显但只适合应急使用。探讨了天然食物排铅机理,如配位作用、吸附作用、沉淀作用、拮抗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等。天然排铅食品,如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果胶,微量元素,维生素,多酚类物质,功能性多聚糖等物质;为防止铅蓄积及健康排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黄建辉  江元汝  秦竹丽 《辽宁化工》2007,36(10):652-654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质文物结构特点、风化条件和特征,合成多功能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加固材料,进行了部分参数的优化,并利用FTIR等方法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硅主要以共聚形式参与聚合。  相似文献   
57.
江元汝  崔延青 《材料导报》2005,19(Z1):134-136
总结了纳米级ZnS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综述了纳米ZnS的表征、掺杂及应用,并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硫化锌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说明研究硫化锌复合材料是今后的趋势.大量资料表明ZnS纳米材料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8.
为了得到一种简便的从动物组织中分离纯化透明质酸(HA)的新方法,用牛眼玻璃体为原料,对HA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在ρ(NaHCO3)=7.56 g/L和ρ(Na2CO3)=1.06 g/L的碱性缓冲水溶液中,用胰蛋白酶水解牛眼HA提取物中的蛋白质,经氯苯除杂后,用乙醇析出并分离得到HA初级沉淀物,将其溶解于ρ(NaC l)=11.6 g/L,ρ(NaH2PO4.12H2O)=0.45 g/L,ρ(Na2HPO4.2H2O)=0.06 g/L的含盐磷酸盐水溶液中,再用3倍体积的乙醇析出并分离得到HA的首次纯化沉淀物,此纯化阶段分离系数(α)=19.03,蛋白质和HA中w(HA)=63.9%,HA回收率91.84%。其次,用含盐磷酸盐水溶液溶解HA的首次纯化沉淀物,再加入ρ(活性炭)=50 g/L及ρ(高岭土)=100 g/L进行吸附纯化,此纯化阶段分离系数(α)=27.69,HA回收率94.0%,w(DNA)=0%,蛋白质和HA中w(HA)=98.0%。最后,经50 000 Da透析袋用去离子水透析4 h,用乙醇析出并分离得到纯化了的HA沉淀,此纯化阶段分离系数(α)=17.64,HA回收率93.5%。最终HA沉淀经冷冻干燥后获白色粉末状HA纯化品,无水HA纯化品中w(HA)=99.77%,HA相对分子质量Mη=6.3×105。该方法牛眼玻璃体质量扩大至2 000 mL的扩试结果与小试结果相近。该文报道工作的新颖性,已为2007年4月18日由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查新中心出具的第2007360-3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相似文献   
59.
采用水热法、柠檬酸络合法、模板水热法和固相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BiVO4。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分析表征。将制备的4种样品进行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实验对比,研究用模板水热法制备的产物在外加H2O2条件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4种方法合成的产物均为单相单斜,形貌有纳米片、微米球等;模板水热法制备的BiVO4光催化活性最高,外加H2O2可以显著提高BiVO4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0.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a10(Si2O7)3Cl2:Ce3+荧光粉,探讨电荷补偿剂Li+,Na+,K+的加入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荷补偿剂能极大提高荧光粉发射光的强度,其中Li+的效果最好,其次为Na+和K+;Li+,Na+的最佳掺杂摩尔浓度为0.04mol/L,K+为0.03mol/L;随着碱金属离子掺入量的增多,发射光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