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设计了一种短波电台便携式ATS(自动测试系统)平台,该平台采用集成化测试模块,在测试终端上运行软件完成电台整机指标的自动测试,并给出测试结果和整体性能判断,极大地减少了测试时间及人工测试产生的误差;其中电台类型及测试指标的增加,可通过软件方式方便的注入,可移植性强;实际测试表明,系统误差为0.5% ,较之传统的测试系统,平均测试时间节省了45%,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32.
孔宁  杨迪  张杰  李洪波  王一博 《钢铁》2021,56(1):59-68
为提升含磷高强钢板的拉矫破鳞效率,采用弯曲试验模拟拉矫过程中超低碳含磷高强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的剥离过程,并以中点位置的压下量表征拉矫机弯曲辊的插入深度.通过表面微观检测可知,附着于带钢基体上的氧化铁皮在压应力下呈现块状剥离,拉应力下则主要表现为裂纹扩展.同时,采用ImageJ开源图像识别软件进行氧化铁皮剥离率及破裂度统计...  相似文献   
33.
使用Elmore时延模型,对二端连线的缓冲器插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给出了最小时延下,缓冲器的最佳数量和位置;同时给出了在一定时延约束条件下的缓冲器的最小数量及位置;并在典型的0 .18μm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缓冲器插入方法可以显著地减小线上的时延,而且缓冲器的数目将随着时延约束的放宽而迅速下降.当时延约束仅比最优时延多5 %时,插入的缓冲器数目就降到了最佳缓冲器数的70 %左右,这一结果对缓冲器插入算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喇嘛店油气田气顶流动单元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因气顶、油气界面的存在及严重的陆相储层非均质性,使气顶油气田与纯气田、纯油田的开发明显不同。针对井网较难控制的砂体窄小、微相、岩性、物性快变区,用离散井点的储层参数进行各种纯数学方法的平面内差成图方法,将很难客观、细致地揭示流动单元。为此提出使用大量成因信息与沉积模式进行平面微相精细研究以控制复杂的微相级单砂体,用微相内能量相单元精细研究以揭示单砂体内部变化规律,再结合渗流系数、存储系数、净毛比划分流动单元的能量相控流动单元的研究方法;并以喇嘛店气顶油气田为例,用此在SⅠ油层组的2小层识别出4种24处微相、5类47个流动单元,因差异显著、平面分布复杂的不同类型流动单元的气层油淹速度与程度不同,将造成严重的平面指进型油淹、低渗型残气区、气油界面呈多指形复杂曲面,且气油界面的快升,将造成严重的损能、损油、损气。  相似文献   
35.
利用挤出式3D打印技术制备纺织物结构的自支撑柔性锂离子电池电极的新方法,并采用高浓度的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黏度调节剂、碳纳米管(CNT)作为导电剂、磷酸铁锂或钛酸锂作为电极活性材料,配制了具有可打印性的"墨水",其表观黏度接近105Pa·s,该"墨水"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行为,同时存储模量平台值也高达105Pa,其优异的流变学性质对于打印和固化过程十分有利。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打印电极具有稳定且十分匹配的充放电比容量,因此由二者组装的软包袋装全电池也具有高达~108mAh·g-1的放电比容量(50mA·g-1),弯曲后,在同样的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约为111mAh·g-1。  相似文献   
36.
以茶多酚为芯材、壳聚糖为壁材,通过乳化交联法制备茶多酚壳聚糖微胶囊(GTP/CS-MC)。以包封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研究微胶囊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GTP/CS-MC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时间2.0 h、反应温度50℃、茶多酚质量浓度4.8 mg/mL,在此条件下茶多酚的包封率达到80.91%±2.96%,GTP/CS-MC平均粒径为(8.721±0.16)μm,多分散系数为0.218±0.008,分散性良好。  相似文献   
37.
随着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电力系统的电网改扩建工程在不断的发展,在电网建设当中,对电缆的需求量特别大。电网贯穿于各种环境气候条件下,环境温度的影响及负荷电流的变化会直接引起电缆的热胀冷缩。通常情况下,线芯截面越大所产生的热机械能越大,在多次循环往复下则会导致线芯和金属护套之间发生蠕变,从而影响电力电缆的运行安全。目前,大截面电缆的热伸缩问题已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就不同敷设条件下电力电缆热伸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电缆热伸缩危害的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38.
曾母盆地作为一个拥有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地质储量的大气田,其沉积体系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尤其是早期沉积环境是陆相还是海相一直存在争议。为了厘清曾母盆地沉积体系特征,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可靠依据,在总结分析大量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露头、钻井、地震及油田沉积相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物源供给特征和岩相古地理背景,对其新生代各个时期的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曾母盆地新生代共识别出河流相、三角洲相、海岸平原相、碳酸盐台地(生物礁)相、滨海相、浅海相和半深海相7种沉积相类型。曾母盆地新生代整体为海相环境,大型三角洲在盆地南部持续发育,碳酸盐台地(生物礁)和半深海沉积主要在坳陷期(中中新世—第四纪)发育,断坳期(渐新世—早中新世)基本不发育。由于中中新世受婆罗洲逆时针构造旋转的影响,曾母盆地物源方向发生改变,断坳期物源主要来自西南侧,坳陷期物源主要来自东南侧。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青藏高原冻土区气候环境呈现出逐年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永久冻土锐减,冻土活动层逐渐增厚,地表植被情况退化严重等,这一地区的气候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等越来越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陆面过程模式的作用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如何构建更有效的针对寒区的陆面过程模式成为寒区研究的重点、热点之一.本文分别选取美国、西欧和加拿大(两个)4个寒区陆面过程模式(依次为SHAW、COUPMODEL、EASS、CRHM),对4个模式的原理和物理机制进行了说明和对比;同时,简要介绍了4个模型在寒区研究过程中已取得的进展,部分模式已经成功应用于青藏高原冻土区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模拟效果.对比分析4种模式,指出了4种现存模式的优缺点和相应的改进方案,证明4种模式可以在青藏高原冻土区单独使用,并指出几种模式耦合可能成为未来解决青藏高原冻土区甚至全球冻土区陆面过程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0.
随着越来越多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网站不断涌现,很多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的方式满足需求。由于很多电子商务网站都设定的是只有购买的消费者才能发表产品评论,因此产品评论信息具有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网站结果的分析,研究了针对在线评论的产品属性挖掘算法,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表现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