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7篇
金属工艺   116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9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MMS-300热力模拟实验机上对一种含钛低合金超高强耐磨钢进行热模拟实验,研究了热变形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的相变行为,建立了其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观察了不同冷速下的组织变化情况,并探讨了精轧阶段变形量和变形温度对试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促进了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转变,缩短其孕育期,在...  相似文献   
52.
用MMS-2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低合金耐磨钢NM400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组织演变规律,测定了不同化学成分钢的静态CCT曲线和动态CCT曲线,分析了变形及合金元素对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区的变形促进铁素体相变,贝氏体相变温度降低,形成马氏体临界冷却速率提高.Mo抑制碳的扩散,细化晶粒,Ni的添加更加降低马氏体的临界冷却速率.冷速在10℃/s以上时,硬度超过400 HV,传统离线淬火及轧后在线超快冷工艺生产NM400钢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3.
蒋月月  王昭东  邓想涛 《钢铁》2020,55(6):84-90
 为了研究稀土元素铈对低合金超高强钢马氏体相变组织及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制备了不含铈与铈质量分数为0.079 2%的两组对比试验用钢。采用OM、SEM和TEM分析了试验用钢的显微组织,并利用DIL805A淬火膨胀仪绘制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铈的添加细化了原奥氏体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由7.63减小到6.42 μm;细小的奥氏体晶粒使马氏体板条宽度得到细化,平均宽度由250减少到211 nm。此外,对于马氏体相变动力学,铈的添加使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由391降低到380 ℃;在马氏体相变前中期,铈阻碍了马氏体转变,在马氏体相变后期,铈促进了马氏体转变。  相似文献   
54.
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Nb微合金钢中的碳氮化析出物在高温及低温等温过程中的析出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时,应变诱导NbC析出需要一定的孕育时间.随着高温等温温度的升高,析出物的数量增多.当高温等温时间达到300 s时,单一析出转变为复合析出,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析出聚合长大,数量明显减少,形状变为不规则形状;在低温时,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析出数量略有增多.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析出物的数量略有增多,尺寸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55.
为了揭示铁素体区热轧、冷轧和退火过程中高强Ti-IF钢中织构的演变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铁素体区热轧及随后的冷轧和退火织构的特点.研究表明,在铁素体区热轧后,表面和中心面的织构类型和强度不尽相同,表面上的主要织构组分是剪切织构{110}<001>,而中心面上的主要织构组分是{001}<110>~{223}<110>和{111}<110>,由于织构的遗传性,冷轧和退火后的织构在表面和中心面上也不相同;经不同压下率冷轧后,织构变化趋势一致,表面上{110}<001>组分消失,{001}<110>成为最强组分,而中心面上最强组分由{001}<110>沿α取向线向{112}<110>偏移,冷轧织构由α织构和γ织构组成;退火后,表面上织构的变化与以往结论有所不同,{001}<110>~{112}<110>组分减弱,而γ取向线上的{111}<123>组分增强,{111}<112>和{111}<110>减弱.  相似文献   
56.
肖鸿飞  李壮  吴迪  王昭东 《特殊钢》2009,30(3):30-33
研究和对比了经1 880 mm热轧机组在奥氏体区(945~848℃)和铁素体区(803~755℃)热精轧,卷取温度700℃以及73%压下率冷轧的3.0 mm超低碳带钢(%:0.008C、0.029Als、0.000 8B、0.001 4N)退火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与奥氏体区轧制比较,热轧采用铁素体区轧制的710℃退火后冷轧带钢具有较高的伸长率、塑性应变比(r值)和应变硬化指数(n),因而具有较好的深冲性能。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一种Ti-IF钢在未再结晶铁素体区润滑热轧后,冷轧压下量对IF钢退火后的深冲性能和织构的影响,通过采用非再结晶铁素体区的润滑热轧和冷轧工艺,Ti-IF钢连续退火工艺冷轧板的γ值在73%的冷轧压下量的效果与传统工艺90%冷轧上量相当,织构分析表明,采用铁 体润滑热轧的热轧板轧制织构中具有罗强的(111)/ND组分当采用73%冷轧压下量和随后的退火工可获得最强的(111)/NK再结晶织构,进一步  相似文献   
58.
采用Mn-Nb-B减量化成分设计的低碳贝氏体高强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实验钢热变形行为和相变行为。结合中厚板生产线特点制定控制轧制与超快速冷却相结合生产工艺路线,充分利用超快速冷却条件下的细晶强化、析出强化等综合强化机制,实现综合力学性能优良的低成本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的试制和生产。产品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678MPa和756MPa,伸长率A50为33%,-20℃低温冲击达到261J。产品显微组织由粒状贝氏体、针状铁素体和板条贝氏体组成,基体组织内弥散分布着细小的点状、粒状M/A岛和均匀细小的(Nb,Ti)(C,N)析出粒子以及大量位错组织。  相似文献   
59.
利用组合式淬火试验装置,完成了80 mm厚钢板变周期淬火试验,分析了水空时间比、射流速度等参数对钢板传热的影响规律。基于建立的特厚钢板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模拟了钢板淬火过程温度场,模型的平均冷速误差小于5%。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冷却工艺,射流速度为16 m/s时,(w20+a10)工艺周期长度的设置可充分发挥温度梯度对表面返温效果和钢板内部冷速的提升作用,有效地避免了心部冷速下降明显的问题,钢板的整体冷却均匀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0.
为了获取不同真空油淬工艺条件下的换热系数,对真空油淬换热特性进行研究.采用φ40 mm×80 mm不锈钢探头在双室真空油淬炉内进行真空淬火试验,测得多种工艺条件下的冷却曲线.借助INTEMP有限元软件求解热流密度,根据牛顿换热定律计算出换热系数.然后,将其作为边界条件求解淬火过程温度场,可以得到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的冷却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