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比分析了用LPP差分方法和高增益观测器方法估计机器人角速度的有效性,并用这两种角速度估计方法分别形成了机器人两种不同的PD输出反馈控制器.在机器人仿真实验中,对这两种方法产生的动态和稳态估计误差以及闭环系统的动态和稳态跟踪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这两种方法产生的估计误差及闭环系统跟踪误差的对比结果表明,当角位置测量精确度较高时,利用差分方法估计机器人角速度较理想,而较低时采用观测器方法估计机器人角速度较理想.  相似文献   
42.
本文用广义LWR模型描述四相混合的高速公路交通流,利用二阶TVD格式寻求了相应的数值解,给出了交通流动的特征值和右特征矩阵的计算过程.举例说明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模拟发现了高速公路混合车流的疏散特征和双环磁滞曲线.  相似文献   
43.
目前,含有类富勒烯碳结构的氢化碳薄膜(FL-C:H)主要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ECVD)在单晶硅表面制备。文中在碳薄膜PECVD沉积工艺之前,通过额外引入原位渗氮方法在钢球表面沉积过渡层以增强薄膜与基材结合力,从而成功制备了具有类富勒烯结构的含氢碳薄膜。通过改变钢球表面碳膜沉积时间(30、60、90、120、150和180 min)获得厚度不同、结构变化的碳膜,进而研究碳膜的结构演变与摩擦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L-C:H薄膜PECVD沉积工艺(采用了比额外引入的原位渗氮工艺更低的基底偏压)使钢基底温度随沉积时间增加而下降,导致薄膜结构转变。碳膜结构最初为类石墨结构,随着沉积时间的增长逐渐转变为类富勒烯结构;沉积时间为180 min的碳基薄膜具有超低摩擦因数(0.009)和超长磨损寿命(53 000个周期)。  相似文献   
44.
车辆线控转向(steer-by-wire,SbW)系统存在摩擦力矩及回正力矩等不确定动态特性,难以实现精确建模与有效控制.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的自适应高阶滑模(adaptive higher-order sliding mode, AHOSM)方法,实现SbW系统的有效控制.首先,通过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逼近SbW系统的未知动态,使控制器的设计不再需要摩擦力矩及回正力矩的动力学模型;其次,采用高阶滑模和自适应增益技术削弱传统滑模控制器存在的抖振现象;再次,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设计增益自适应律补偿逼近误差和系统不确定项对控制精度的影响,该方案不需要系统不确定项的界已知,且能够避免增益过估计现象;最后,通过稳定性分析证明该控制器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建立实际滑动模态,数字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5.
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王永富  柴天佑 《控制工程》2006,13(3):193-198
针对近10年来自适应模糊控制的主要研究成果,从模糊系统、模糊控制、稳定性、模糊逼近和神经网络等方面较详细地概括与分析了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的研究与进展,特别是在Lyapunov稳定性理论下,基于模糊模型的自适应模糊控制与鲁棒控制、滑模控制等传统方法的结合与互补为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最后对自适应模糊控制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模糊建模与自适应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6.
PEMFC空气供给系统的二型自适应模糊建模与过氧比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空气供给系统存在外部扰动和参数不确定等动态特性,难以实现精准建模和控制.本文结合精确线性化和二型模糊逻辑系统,提出一种自适应控制器实现PEMFC空气供给系统的建模与过氧比控制.该控制器不需要PEMFC空气供给系统模型结构和参数完全已知的条件,而是通过二型模糊逻辑系统在线逼近PEMFC空气供给系统中的未建模动态并从Lyapunov函数中导出自适应参数,从而保证系统收敛性与稳定性.通过稳定性分析证明了该控制器作用下系统跟踪误差的有界性,仿真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7.
基于多年煤矿工作经验和矿井实际观测资料,通过阐述F_8断层特征及实际揭露情况,从造成的资源减少、影响矿井开拓、安全隐患的增多等弊端进行重新分析。结果表明:F_8断层的存在对于矿区储量增加、开采延伸、安全保障等生产均有一定的积极效应,并对增加武平县煤炭资源、减少矿井开拓量、指导矿井技改设计及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利用原位过氧甲酸法合成环氧化SIS(简称ESIS),通过多步加料法研究其合成工艺的改进方法。结果表明,分步加料法可以克服传统合成工艺中环氧值不易控制、散热困难等问题,同时降低甲酸的使用量40%,减少了副反应,合成的ESIS环氧值4.05 mol/kg,提高了19.1%。此外,为了均相反应合成ESIS,在低浓度的合成体系中引入乙醇作为相容剂。均相反应可以在室温下以极快的反应速度完成,均相合成的ESIS环氧值为0.37 mol/kg。将ESIS用于配制热熔压敏胶,在初粘力、持粘力和剥离强度方面都比SIS热熔压敏胶有较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49.
板带轧机零部件的ADS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AUTOCAD14供的PDB(Pro-grammable Dialog Box)可编程对话框工具,对板带轧机零部件的参数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参数化编程框架.并以工作辊为例,作了具体的介绍.  相似文献   
50.
王永富 《硅谷》2013,(11):170-171
本文从地籍要素的客观属性来对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进行研究。同时,在数字化的浪潮中,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该分类体系的意义更加显著,一方面分类代码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形成数据的分类与编码,使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有一个共同的约定,最终实现土地信息资源的共享,促使其向产业化标准靠近。另一方面,属性地籍编码的输入,可以使编码通过软件处理和图式连接,得到地籍数字图,建立数字化地籍数据库,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