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0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82篇
电工技术   120篇
综合类   139篇
化学工业   354篇
金属工艺   91篇
机械仪表   135篇
建筑科学   270篇
矿业工程   93篇
能源动力   43篇
轻工业   157篇
水利工程   40篇
石油天然气   99篇
武器工业   42篇
无线电   1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0篇
冶金工业   98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145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Inconel 718 with thickness ranged from 0. 1 - 1.7 mm was chosen as interlayer to promote weldability in friction welding of TiAl intermetallics and structural steel such as AIS14140, in which the welded joint presents single fin showing less welding deformation on TiAl sid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ensile strength and the interlayer thickness were analyzed and fitted to a model. It indicates an optimum interlayer thickness ranged from 0.9 - 1.1 mm where the tensile strength reaches as high as 360 MPa. Otherwise, while the interlayer thickness decreases to 0. 1 mm, brittle compounds of TiC, Al2Ti4C2 and MTC3 are formed in the welded zone so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decays. Thicker interlayer should be also avoided as double joints may occur at TiAl -lnconel 718 and lnconel 718 -AISI 4140, respectively, which lowers the tensile strength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92.
采用Sb和Eu对4047铝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Sb或Eu单独变质及Sb和Eu复合变质对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导电率和导热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伸试验、涡流导电仪和闪光导热仪等分析了合金变质前后的组织、物相、力学性能及导电导热性能。结果表明:4047铝合金中的Si相呈长条状、多边形状及针状,合金的导电性和力学性能较差;使用0.2%~0.8%Sb单独变质时,随着Sb添加量的增加,Si相逐渐被细化为条状和颗粒状,当Sb添加量为0.6%时,合金的性能最佳;使用0.2%~0.8%Eu单独变质时,随着Eu添加量的增加,Si相逐渐变质成纤维状,当Eu添加量为0.6%时,合金的性能最佳;使用(0.6%Sb+0.6%Eu)复合变质后合金中的Si相呈丛簇小球颗粒状,比单独Sb或Eu变质的Si相更细小均匀,α-Al和Si相生长呈多向性,复合变质后合金的晶格畸变有所降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22.30 MPa和2.2%,导电率和热扩散系数分别为46.60%IACS和79.000 mm2/s;与变质前的4047合金相比,变质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  相似文献   
93.
为了得到更加合理的4145H钢退火工艺,改善组织,调整硬度,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影响其硬度的因素,并观察其退火后的组织.得到最佳退火工艺为:轧制一道次变形量为25.57%、退火温度760℃、保温8h并以箱冷冷却.该退火工艺所得组织为碳化物分布均匀的粒状珠光体,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4.
95.
换热器中原油汽化问题经常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在国内炼油厂的设计中参考国外先进设计经验,在原油进初馏塔前增设憋压阀门,以提高换热器压力,解决原油汽化问题,但是操作压力的提高对换热效果存在一定影响。利用PRO/II软件对规模12.0 Mt/a常减压蒸馏装置的阀门憋压法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换热器进口压力由1.2 MPa升至2.2 MPa时,原油从换热网络中回收的热量降低8.24%,常压炉负荷增加1.65%,常压塔塔顶冷凝系统中空气冷却器负荷增加4.73%、冷却水量增加1.64%。建议采用二级闪蒸法对换热器中原油汽化问题进行改进,比较了阀门不憋压、阀门憋压和二级闪蒸3种操作工况,结果表明,二级闪蒸法不仅解决了换热器中原油汽化问题,保持了设备操作压力在合理范围内,还可回收更多低温热量,与阀门憋压工况相比,常压加热炉负荷可减少5.30%。  相似文献   
96.
主要介绍了长管棚治理隧洞塌方体的施工工艺及效果。  相似文献   
97.
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黏弹性-黏塑性-黏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描述复合改性双基(CMDB)推进剂复杂的力学性能,推导出黏弹性-黏塑性-黏损伤本构模型。进行一系列蠕变-回复试验,获得了本构模型参数。通过不同应力水平和不同加载时间下的蠕变-回复试验和恒加载率-回复试验,验证了本构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黏弹性-黏塑性-黏损伤本构模型能够预测CMDB推进剂的蠕变-回复响应和恒加载率-回复响应;与黏弹性-黏塑性本构模型相比,黏弹性-黏塑性-黏损伤模型对CMDB推进剂力学性能的预测能力明显提高;损伤变量随着应变增大,在经过缓慢增大和快速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应变变化越慢,损伤变量越大,黏弹性-黏塑性-黏损伤模型和黏弹性-黏塑性模型的预测结果差别就越大。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美军常用无人机数据链的技术性能,并对美军无人机数据链安全化、小型化、高速化、网络化、通用化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99.
三元乙丙材料粘超弹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等速拉伸和拉伸-回复实验研究三元乙丙(EPDM)包覆层材料的力学特性,提出采用有限变形条件下的超弹本构模型及线粘弹性本构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种粘超弹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模型参数的获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典型的超弹性力学行为特征,并呈现出明显的率相关效应;所建立的粘超弹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该材料的单轴力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对使用该包覆层材料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完整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在动态拉伸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实验技术(SHPB)对推进剂进行了动态实验研究。采用滤波整形技术获得了推进剂的动态拉伸载荷-时间曲线,且对实验数据可靠性进行了校验;通过粘贴在试件表面的应变片直接测得推进剂的动态拉伸应变历程。结合获得的载荷特征曲线,并基于微观结构分析讨论了加载率对推进剂材料的动态拉伸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双基推进剂动态拉伸强度具有明显的加载率敏感性,其屈服强度随加载率逐渐增强;微观结构分析中发现,推进剂屈服强度表现出的加载率敏感性与应力波对其内部微观结构的破坏机理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