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1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单脉冲跟踪雷达抗双点源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度自动跟踪系统是跟踪雷达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系统,单脉冲角跟踪系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角度自动跟踪系统,但其较容易受到双(多)点源的干扰,为提高单脉冲雷达的抗千扰能力,本文根据其测角原理,分别计算出雷达受干扰时的大、小功率干扰源的偏离角,提出采用选择性的跟踪双点源干扰中的大功率源或小功率源的方法进行抗干扰。  相似文献   
12.
干扰暴露区及干扰扇面等传统评估指标对静态干扰部署可以进行有效评估分析,对机动干扰掩护难以进行准确描述分析.为有效评估电子对抗航空兵随队支援干扰能力,以准确进行航空兵突防编队配置及干扰力量需求分析,引入干扰掩护区的概念,并建立相关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出3条电子对抗随队支援航空兵突防的运用启示.  相似文献   
13.
罗金亮  金家才  王雷 《计算机科学》2018,45(2):175-180, 202
为实现对网络化防空节点这类“功能性社会网络”节点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在分析当前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贡献度的节点重要性度量方法,其综合考虑了节点的功能属性及结构属性。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构建了网络连通效率及作战环等两类网络化体系效能指标,并运用该评价方法在ARPA网络这类“一般性社会网络”及防空网络这类“功能性社会网络”上进行节点重要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的准确性及适用性方面存在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双基地雷达航迹欺骗干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基地雷达由于其固有的"四抗"优势而得到迅猛发展,为实现对双基地雷达的有效干扰,文章通过分析得出运用多目标航迹欺骗较易于实现对双基地雷达的干扰,而后估算了干扰机在实际运用时所需的干扰功率及位置部署。  相似文献   
15.
红曲代谢产物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利用红曲,对红曲的多种代谢产物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红曲色素、抑菌性物质、降胆固醇和血糖血压类物质、预防冠心病物质、治疗骨质疏松类物质、酶类活性物质、其它代谢物质及真菌毒素等生理活性成分的性质和功能,同时展望了红曲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随机Hough变换法(RHT)只适应于稀疏杂波环境且最大采样次数难于选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随机Hough变换法(MRHT),对RHT算法加入了采样终止准则和约束条件限制。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与RHT相比,不仅有效地减少了虚警航迹概率,而且计算时间大大缩短,适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武器装备系统的容错法含故障检测、屏蔽冗余和动态冗余.故障检测通过二模/N模冗余,故障时给出警告,再重试或替换部件,最后校正错误或重组系统.故障屏蔽是系统各元器件或模块在逻辑互联上保持固定,无外部元器件干扰,当屏蔽冗余因模块中的故障耗尽时,再发生系统故障将产生错误的结果或输出.动态冗余包括出现故障时系统器件的重组、混合冗余及缓慢降级.  相似文献   
18.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对抗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未来战场的电磁环境将十分复杂。复杂电磁环境对雷达作用的正常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对抗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从防空兵面临的复杂电子对抗环境出发,研究了当前几种典型的雷达干扰手段,分析了其战术使用方式,提出了雷达抗干扰的几项评估指标,最后从频域、能域、时域3个角度,提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对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罗金亮 《飞航导弹》2011,(7):36-38,71
反辐射导弹的出现对防空兵火控雷达的生存力和战斗力提出了严峻考验,通过分析反辐射导弹的局限性和防空兵火控雷达的自身优势,提出了有效抗击反辐射导弹的对策,并对防空兵火控雷达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反辐射武器系统有着显著的自身优势,外加灵活的战术运用,从而给地面雷达和干扰装备的生存带来极大威胁。从分析反辐射武器战术运用入手,总结了反辐射武器的自身局限性,并结合作战实际,按作战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抗反辐射摧毁的战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