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94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象的力量     
蔡俊清 《园林》2007,(1):16-17
去年国庆长假,在上海世纪公园里展示的中国插花花艺大师精美的艺术佳作,吸引了众多观众和花艺爱好者的眼球。中国自建国以来首次评选出9位插花花艺大师和3位  相似文献   
2.
蔡俊清  曾清 《园林》2006,(7):8-9
驾车在流动的车水马龙之中,我感觉最为畅快要数急驶在忽高忽低、时而单线纵横如虹、时而交叠如织的上海的高架道路上,桥两边有着一晃而过鳞次栉比的建筑物。我想,这种快乐在于它的存在与我们热爱的花艺创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吧!同样是线的变化、交织和点的镶嵌,而这些正是现代花艺表现形式之所在。花艺的架构是插花表现的立体构成,也是工艺结构、图案、肌理等方面的综合构成。花艺用架构这种表现方式,改变了人们对花的观念,也创造了新的花文化。现代的社会生活环境,多见结  相似文献   
3.
蔡俊清 《园林》2008,(12):136-145
花之美,天工所成。插花之美.则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结晶,是人类对自然材料的艺术再创作。打开历史的长卷,中国插花艺术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诗经》、《南史》、《瓶史》、《瓶花谱》、《花镜》、《浮生六记》、《红楼梦》等等,有关插花的记载更是比比皆是。近年来,随着西方花艺手法的引入、东方花艺强调的线条美和自然美与西方花艺强调的色彩美和图案美互相交流、融合、升华,使插花艺术的创作手法空前丰富,流派百家争鸣,惊艳之作层出不穷,把花之美丽演绎到了一种极致。  相似文献   
4.
蔡俊清 《园林》2004,(3):10-11
欲出围城作品是用整过形的竹编网片围成一圈,并以此为架构支撑花体。插花布局采用水平线处理法,让各种花材及装饰材料按一定的层面排列,形成有序的律动效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5.
蔡俊清  江南鹤 《园林》2007,(3):14-15
好象有蛮长一段时间没有好好打理家了,也好象有蛮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窗外的雨天了。中午时分,朋友冒着大雨送来了几盆观叶植物,那绿美得让人迷醉!窗外还是寒风瑟瑟的冬雨季节,可屋里却已是一派春意盎然,深深浅浅的绿色。  相似文献   
6.
蔡俊清 《园林》2002,(2):5-6
插花艺术讲究优美的造型,也追求明艳的色彩,两者都是构成插花形象的主要因素.然而,在一般审美过程中往往会偏重于色彩的作用,或者说,色彩的美最易被人们所接受.马克思曾经说过:"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蔡俊清 《园林》1998,(3):6-7
西方式插花注重色彩的渲染、装饰的丰茂,多为几何形体,表现为人工的艺术美和图案美。学习西方式插花要从基本型开始,如L型。  相似文献   
8.
蔡俊清 《园林》1998,(6):7-7
西洋插花是西方各种文化、宗教、哲学、习俗等社会生活形式综合而成的艺术形态,决非是孤立的艺术范畴。就插花使用的器皿而言,无不深深烙下深刻的印痕。  相似文献   
9.
蔡俊清 《园林》2003,(4):3-4
"春潮春草绿满野,桃花李花明压檐。"春天总是与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联系在一起的。4月天,踏青赏花是最好的季节。那夹带着草香的绿,滴着露珠、泛着晨晖,充满了希冀之情。有一次我走在南京玄武湖旁,见到园林工人修剪下来的柳枝,细细的,上面缀满金色的  相似文献   
10.
蔡俊清 《园林》2001,(1):4-5
也许是鲜花的美丽灿烂,映证了人生最美好的一瞬。不知从何时起,幸福新人的笑靥照映着缤纷的花朵,就成了婚礼中必有的一幅动人画面。2001年《生活花艺》栏目将推出“婚礼花艺”专栏,系统地介绍婚礼中的种种专用花艺设计,有婚房花艺、也有新娘花饰、花车设计,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