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9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顺北油田钻井过程中存在大套火成岩易漏易塌、辉绿岩侵入体失稳和古生代地层机械钻速低等问题,导致钻井井下故障较多,钻井周期较长。室内研究认为,二叠系地层微裂缝引起的井漏和火成岩的脆性失稳掉块导致井眼稳定保障难度大是影响优快钻井实施的最大障碍,为此,优化了井身结构和防漏防塌钻井液体系,配套了二叠系火成岩、桑塔木组辉绿岩的安全钻进技术,形成了以井眼稳定保障技术和安全钻井技术为核心的优快钻井技术。该技术在顺北油田5口超深井进行了现场试验,井漏、井壁失稳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二叠系火成岩和桑塔木组辉绿岩安全钻进,试验井平均钻井周期为173.42 d,与前期已钻井相比钻井周期缩短14.73%。超深井优快钻井技术的实施,为加快顺北油田的勘探开发步伐、建成百万吨产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多功能轨道车液压系统原理进行分析,发现液压系统操作复杂,故障率较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设计的方法.从现场应用情况来看,改进后的液压系统具有很好的操作方便性和可靠性,符合现场作业要求,为轨道车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3.
在现代化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产品质量的安全性以及产品使用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不破坏试件等优点,因而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文章就几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特点和选用原则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检测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通过大力进行外围勘探,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相继在玉北等地区实现了油气突破。但是外围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高压盐水层、膏泥岩发育,在钻井中遇到了诸如井壁失稳、套管变形等复杂情况,导致探井成井慢,影响了勘探开发的步伐。文章针对前期钻井实践,全面系统总结了玉北地区的钻井难点,并提出了针对性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65.
针对天波雷达应用背景及实际需求,详细分析了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波雷达波形设计问题,对典型MIMO天波雷达波形的优缺点和适用探测任务进行了综合比较,并得出了部分波形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已有波形在多普勒容限、速度模糊和频率限制,提出了一种慢时间随机相位编码波形。相关结论和改进措施为MIMO天波超视距雷达信号理论研究、工程实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6.
通过超细粒度拜尔法赤泥的氢还原实验考察了800~1000℃还原温度条件下还原时间对还原率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对超细粒度铁氧化物还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还原时间长、还原温度高对应的还原率高,在1000℃条件下还原70 min还原率高达99%以上,还原过程中赤泥颗粒间未发生烧结,有利于将铁元素与其他杂质元素分离;对于超细粒度拜尔法赤泥的还原,影响反应进行的限制性因素为界面反应;常用未反应核模型不能精确描述超细粒度铁氧化物的还原率和还原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修正了未反应核模型,使之适用于描述超细粒度下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67.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X射线衍射(XRD)以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一种高合金化Al-9Zn-2.0Mg-2Cu-0.3Ce(质量分数,%)合金的铸态微观组织,以及其均匀化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变,获得了较优的单级均匀化工艺。结果表明:铸态时,合金晶粒内部枝晶网络发达,Zn、Mg、Cu元素偏聚严重,合金中主要的非平衡凝固相为T(AlZnMgCu) 相和θ(Al2Cu)相。经过470 ℃×48 h均匀化热处理后,合金中的枝晶网络基本消除,凝固相T逐渐回溶至基体中,主要的残留相为耐高温相Al2CuMg、Al8Cu4Ce和Al7Cu2Fe。扩散动力学分析表明,470 ℃退火48 h的单级均匀化工艺足以使合金中的非平衡相回溶至基体中。  相似文献   
68.
介绍连铸机中间罐车的形式,对中间罐车升降装置的类型及优缺点进行比较,指出丝杠升降装置的造价最高,而双液压缸升降装置虽然较四缸装置结构简单,但易发生偏载。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新材料充油不溶性硫IS-6005进行应用试验。采用IS-6005代替IS-60可改善胶帘布粘性,避免配料时飞扬,使用IS-6005比使用IS-60其重量应增加4%。  相似文献   
70.
与通常的变质结果相反,在活塞用共晶ZL108合金的铸造生产中,采用含磷熔剂处理液态合金,目的在于适当粗化共晶体,消除铸态组织中的α-Al初晶,代之以一定量的初晶硅晶体。这种过共晶型组织可明显地提高活塞的使用性能。 合金凝固时,随冷却速度增加,铸态金相组织也随之细化。例如,共晶铝硅合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