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篇 |
综合类 | 2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6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6篇 |
轻工业 | 3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5篇 |
武器工业 | 6篇 |
无线电 | 6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3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31.
相关跟踪算法是红外成像末制导阶段的一种重要跟踪算法,针对该算法,提出一种动态红外迷彩伪装技术,该技术是可控的新型红外伪装手段,它是通过迅速降低目标与背景红外图像帧与帧之间相关度,从而使红外跟踪系统对地面目标的跟踪丢失。在分析红外跟踪系统的相关算法及动态红外伪装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帕尔帖效应的半导体制冷/制热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动态红外迷彩伪装技术,并研制了一套实现动态红外迷彩伪装的原理样机。最后,对该样机进行了综合测试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样机的相邻两帧红外图像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7,且次高峰与最高峰比较相似,因此该技术可以有效对抗红外系统的相关跟踪。 相似文献
32.
对卫星的光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太阳是影响卫星温度的主要因素,卫星的红外辐射主要出现在中远红外波段,卫星的可见光辐射主要是反射的太阳光。文中最后对卫星在光波段隐身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3.
利用MS500-B超高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机,分别采用氧化法和还原法在普通玻璃基底上制备了二氧化钒(VO2)相变薄膜;并在2080℃内往复变化时,利用XMT-100数字精密温度计和SX1934数字四探针测试仪测量两类样品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两类样品均具有热敏相变特性;氧化法制备薄膜的电阻为9.9680℃内往复变化时,利用XMT-100数字精密温度计和SX1934数字四探针测试仪测量两类样品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两类样品均具有热敏相变特性;氧化法制备薄膜的电阻为9.960.06kΩ,相变温度约为30℃;还原法制备薄膜的电阻为80.30.06kΩ,相变温度约为30℃;还原法制备薄膜的电阻为80.37.4kΩ,相变温度约为52℃。 相似文献
34.
35.
对钢纤维掺量(体积分数)分别为0%,0.3%,1.0%,1.7%,2.4%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圆柱体试样(φ43.6×130mm)在5档围压(0,10,20,40,70MPa)下进行了常规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围压对RPC试样的抗压强度、变形能力及破坏形态影响显著;在单轴加载时,钢纤维掺量对RPC试样的抗压强度、变形能力及破坏形态都有影响;在轴向加载过程中维持围压分别为10,20,40和70MPa时,钢纤维仅对RPC试样的破坏形态有影响,对其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几乎没有影响.分别用Mohr-Coulomb准则与Willam-Warnke模型拟合了所测抗压强度数据,拟合结果表明Willam-Warnke模型能更好地描述RPC试样的抗压强度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激光干扰能够对热像仪产生饱和、眩光等干扰,对成像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二氧化钒是一种相变材料,在低温半导体态时,对红外辐射高透射,在高温金属态时,对红外辐射高反射。该特性可以用于红外热像仪对激光干扰的防护。利用分子束外延法制备了自激励二氧化钒薄膜,搭建了实验装置测量了薄膜对中红外激光的透过率。该薄膜在3.525μm波长上半导体态时对激光的透过率为0.693,高温金属态时透过率为0.069。利用该薄膜进行了二氧化钒薄膜防护中红外激光干扰热像仪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钒薄膜为半导体态时,入射激光能量大部分能够透射二氧化钒薄膜,从而对热像仪造成严重干扰;二氧化钒薄膜为金属态时,入射激光能量绝大部分被衰减,激光对热像仪的干扰程度大幅度降低。二氧化钒薄膜可以用于热像仪对激光干扰的防护。 相似文献
40.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3万t/a甲乙酮(MEK)装置采用正丁烯水合法制备仲丁醇(SBA)、SBA脱氢制MEK的生产工艺。针对脱氢反应初期产物中重组分含量高的问题,基于重组分的生成机理,分析了脱氢反应条件及催化剂钝化工艺对重组分生成的影响,并改进了催化剂钝化工艺。结果表明:升高脱氢反应温度,增大脱氢反应进料量,脱氢产物中的重组分质量分数明显降低;将钝化原料由原来单一的SBA改为SBA和MEK的混合物料,钝化温度由270℃降低至250℃,钝化时间由72 h延长至1周,有利于增加副反应活性中心的积炭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