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2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6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9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了27.5 mm热轧板的初始组织(热轧态,850℃退火、950℃退火)对冷轧态和870℃退火的0.5mm冷轧无取向硅钢50W600薄板(/%:0.004C、0.33Si、0.38Mn、0.099P、0.007S、0.32Al)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冷轧后冷轧板织构中{100}〈011〉和{112}〈110〉织构密度明显增大,末退火热轧板轧成的冷轧板织构密度较退火热轧板轧成的冷轧板强;经未退火热轧板冷轧成的薄板再结晶退火后的织构中主要为{100}〈011〉、{110}〈011〉和{111}〈112〉,退火热轧板冷轧成的薄板再结晶退火后的织构除{100}〈011〉和{110}〈011〉外还有密度较强的高斯织构。  相似文献   
82.
张华  金自力  齐蒙  路璐 《包钢科技》2018,44(5):51-54
包钢连续退火冷轧生产线,在生产冷轧低碳钢SPCC初期,出现屈服强度偏高且屈服平台的问题;文章针对上述问题,通过降低SPCC化学成分中[N]含量,达到了位错钉扎作用的效果。鉴于连续退火与罩式退火的区别,采取带钢热轧卷取温度从650℃提高到710℃,并对热轧后带钢碳化物与氮化物析出相进行控制,达到了降低屈服强度、消除屈服平台的目的,最终实现了连续退火冷轧用钢SPCC性能优化。  相似文献   
83.
With the X65 pipeline steel as raw material,we researched the influence of Ce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low-temperature impact toughness.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was that:Ce had big influence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mechanics capability of X65 pipeline steel,Ce could thin the solidification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the steel.1# sample that was X65 pipeline steel without RE had dimple and uneven,its dimple and grain size was biggish;1# sample with RE’s dimple was small and uniform.The low-temperature impact and impact energy of 2# sample with RE were both higher.  相似文献   
84.
毒死蜱480g/L乳油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毒死蜱480g/L乳油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当毒死蜱有效成分用量为150g/hm^2、300g/hm^2、600g/hm^2时,其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66.24%、72.66%、83.88%。  相似文献   
85.
冷轧无取向硅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冷轧及退火工艺参数对无取向硅钢的晶粒度及显微硬度的影响,得到了无取向硅钢最佳冷轧及退火工艺.  相似文献   
86.
对包钢CSP热轧板进行了冷轧及退火,利用显微镜观察了试样的织构蚀坑,并进行了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同一试样,在1/4厚度处的{111}织构明显比1/2厚度处的多,且在1/2厚度处{100}织构有明显的增加;当退火工艺与试样厚度位置等条件都相同时,试样的{111}/{100}织构的线密度比值随冷轧压下率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在67%时达到最大值,与有利{111}织构组分变化相同;压下率相同时,保温时间越长,线密度{111}/{100}的值越大,有利织构组分越大,从而深冲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87.
无取向电工钢冷轧及退火织构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不同冷轧、退火工艺的实验及ODF分析方法,分析了电工钢50W600的热轧织构、冷轧织构及再结晶织构的演变.研究表明:热轧带几乎是随机织构,α线非常弱;随着冷轧变形量的提高,晶粒在α线取向附近聚集程度不断提高,变形81%时,{001}《110》和{112}《110》取向密度分别为12和14.随退火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α线的取向密度下降,{001}《110》和{112}《110》取向密度急剧降低,γ线{111}《112》密度显著增加,晶粒取向绝大多数聚集在γ线{111}《112》取向附近.通过控制冷轧及退火工艺,可有利于发展高{100}织构组分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  相似文献   
88.
通过实验室4辊轧机和保护气氛管式退火炉,对0.04C钢CSP工艺生产的3姗热轧板进行冷轧(至0.8mm)和退火试验,并用蚀坑法对退火试样进行织构分析;同时对包钢薄板厂CSP3mm热轧板冷轧的1.2姗板卷退火试样进行了X-射线检测。结果表明,1.2mm SPCC冷轧板退火织构表层有较弱的{111}织构组分,中心层没有发现有利于提高钢的深冲性能的{111}织构。1.2mm板卷退火试样{111}/{100}取向密度比为2.0~3.0,与实验室蚀坑法的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9.
用JMat Pro模拟分析软件和SEM、TEM显微镜,研究了40CrNi4MoV试验钢淬火温度为880℃,不同回火温度下组织的变化。研究表明:试验钢在320℃回火时,原始奥氏体晶界处分布较多层片状渗碳体,马氏体板条内和板条间析出大量的渗碳体;430℃回火时,渗碳体发生球化;540℃回火后,渗碳体回溶。经不同淬火温度及不同回火温度的计算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0.
Q420qNHE耐候钢板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通过对Q420qNHE耐候钢化学成分设计,确定合理的加热温度,以及对轧制工艺优化(采用非再结晶区控制轧制+细化晶粒控制轧制),获得了低碳贝氏体组织,有效地提高了钢板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保证了80 mm厚及以下规格耐大气腐蚀用钢板Q420qNHE的各项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