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工业   20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铝粉及黑索金粉尘爆炸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20立升爆炸球对片状铝粉、黑索今(RDX)粉尘及它们的混合粉尘的爆炸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它们爆炸时的最大爆炸压力、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等参数,发现在混合粉尘中当铝粉及RDX粉尘在一定配比时,两者存在协同效应。同时,当混合粉尘中铝粉的含量不同,则混合粉尘爆炸时的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也遵循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22.
安全泄放是在失控条件下降低反应体系风险最为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为了研究泄放口的设计,利用高性能绝热量热仪Phi-TEC Ⅱ对质量分数38.6%的甲醇-乙酸酐体系进行了测试,得到热惯量为1.1条件下该体系的热行为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该体系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7℃,比反应热205.2 kJ·kg-1;拟合得到温度与压力的关系基本符合Antoine方程,确定了反应体系的泄放类型属蒸汽体系;采用Leung方法和平衡速率模型ERM对该体系的安全泄放量和泄放能力进行了计算,求得泄放面积为1.36×10-3 m2;低热惯量的Phi-TEC Ⅱ可以为工艺放大的泄放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3.
采用立式激波管对硝酸异丙酯(IPN)与空气混合物的爆轰极限、起爆能、爆压和爆速进行了测定,同时从理论上对该燃料的爆轰参数作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实验结果证明了IPN的临界起爆能与燃料当量比成"U"形曲线关系;该结果对防止意外事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为获得精度较高、适用范围较大的多硝基化合物撞击感度预测模型,根据定量构效关系(QSPR)原理,用遗传算法(GA)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GA-MLR)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GA-ANN)模型,用于149种多硝基化合物撞击感度的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两个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和0.97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95和0.071,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57和0.051。通过模型比较,结果表明所得模型的预测精度均高于已有的QSPR模型,且GA-ANN模型要明显优于GA-MLR模型。  相似文献   
25.
炸药水下爆炸冲击波参数的修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有限水域中TNT、钝化RDX的测试结果,结合所采用传感器的特点.得出了一种修正冲击波参数(峰压、比冲能)的方法。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峰压与计算值接近,TNT、钝化RDX的比冲能分别占其总能量的46%、44%左右,并使测试总能量占其爆热值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26.
以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正交实验,合成了系列聚丙烯酸钠。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含量、反应时间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90℃,引发剂用量为5%,单体含量为30%,聚合反应时间为3 h。  相似文献   
27.
液固复合云爆药剂爆炸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不同装药量的云爆装置的静爆试验,得到了超压和冲量随距离变化的试验数据,求得了超压和冲量随距离变化的曲线,根据爆炸相似律拟合了超压和冲量随距离变化的函数关系。研究了云爆装置倾斜放置时爆炸波超压沿不同方向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28.
爆炸驱动球形破片飞散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球形破片在爆炸驱动下的飞散动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破片初速、飞散角分布及驱动过程的物理图像,模拟了多段串联式弹丸分段延时起爆后破片的空间分布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分段延时起爆能够使后续破片较好地弥补前一层破片飞散后形成的破片"真空",并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形成破片群阵列,从而达到对目标高效毁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固体推进剂捏合工序燃爆事故成因,通过现场调研及以往事故案例分析,针对捏合工序构建了燃爆事故树,对燃爆事故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小割集有81个,最小径集有5个,且每个最小径集中包含的基本事件均较多,即捏合工序的安全程度较低.同时计算出各个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通过结构重要度排序得到导致捏合工序燃爆事故发生的主要基本事件有:热分解产生气泡、混入硬性杂质、含水率过低等.在事故树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提高捏合工序本质安全程度的改进措施,可为类似生产线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