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993年刘立红来到煤矿被安排到矿通风队安全仪器维修岗位。刚开始学习光学仪器维修时有一次由于粗心,她没把目镜上螺丝拧上就把仪器放在了修好的仪器中,等到下井的职工背着仪器在井下检查瓦斯时候,才发现这个仪器不能使用,升井后就在仪器发放室大发脾气,说你们会修仪器吗?  相似文献   
82.
针对裂纹声发射信号检测问题,提出基于递归定量分析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新型检测方法。利用小波阈值去噪原理,对采集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去噪,将递归定量分析引入声发射信号检测,提取递归定量分析的量化特征参数,结合支持向量机对模拟裂纹声发射信号进行识别。并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黑龙江省安达市属盐碱土壤,有效硼含量很低,据北京农科院土肥所化验分析23个土样,有效硼含量在0.18~2.14ppm 之间,平均含量为0.462ppm,远远满足不了作物的需要。为了摸清我市施用硼肥的增产效果,在需硼量较大的甜菜上进行了试验。试验处理分别以每亩用0.5公斤和1公斤四硼酸钠施于种下1厘米处,以及用0.14%四硼  相似文献   
84.
鉴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巨大促进作用,世界主要国家已将卫星导航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准化作为抢占技术前沿、引领科技创新、开拓国际市场、谋求经济利益的有效手段,在推动卫星导航技术飞速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促使北斗对其标准化战略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标准化战略现状及卫星导航标准化工作情况,深入分析了北斗对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需求,系统阐述了北斗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进而提出相应的战略举措建议,为北斗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下挂式多级脉冲增效射孔和外套式多级脉冲增效射孔技术的作用原理、产品特点及技术指标.该设计采用了火工品中的隔板点火技术与延时技术,并对增效药剂的综合性能进行改进,从而达到了将高能气体压裂与一体式增效射孔有机融合的效果,井上与井下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获得了最大的射孔穿深和很好的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86.
王慧瑶  魏永刚  周世伟  李博  石瑀 《化工进展》2020,39(5):1907-1914
以褐铁型高锰红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预处理-酸浸工艺提取Ni、Co。对矿样物相组成及Ni、Co、Fe、Mn等主要元素赋存状态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探针(EPMA)表征,研究常压条件下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等因素对微波预处理矿样中Ni、Co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样中镍钴品位较高但物相结构复杂,Ni主要与Mn以NiMn3O7?3H2O形式赋存,Co伴生于针铁矿和碱式氧化锰中;在最优浸出条件下,即硫酸浓度300g/L、浸出时间5h、浸出温度90℃、液固比6∶1(以mL/g计)、搅拌速度280r/min,Ni、Co浸出率分别达到95.4%和97.1%,与相同浸出条件下未经微波处理的矿样相比,Ni、Co浸出率分别提高了69.4%和70.1%,实现镍钴的高效浸出;对比微波处理前后矿样XRD图谱,发现微波作用下矿物中Ni、Fe、Mn等物相结构出现明显转变,利于Ni、Co酸浸反应。  相似文献   
87.
本文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了高镁贫镍红土矿碳还原过程反应动力学,转化率和转化速率通过热重测量失重率进行计算。综合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FWO)法计算了还原动力学参数,比较全面的获得了还原过程活化能变化趋势。热重曲线结果表明,反应过程呈现两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为500~800°C,第二阶段为800~1300°C。两个阶段的反应活化能通过Kissinger法计算分别为260.4kJmol-1和191.2 kJmol-1。FWO法计算结果表明反应活化能随反应进行变化较大,说明红土镍矿还原反应并不是简单基元反应,而是由多个平行反应、交互反应组成。  相似文献   
88.
硫化焙烧法可较好地脱除锡铁精矿中锡,且可实现铁物相的预还原,有利于后续工艺中铁资源的高效回收。以热力学分析为基础,结合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锡铁精矿的硫化焙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烟煤用量增加时,锡脱除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添加量(无烟煤与锡铁精矿质量比)超过10%,部分锡物相被还原成金属锡,并与铁结合形成硬头,锡挥发脱除率下降;焙烧过程中铁物相由Fe3O4转变为FeO,实现了铁的预还原;以高硫煤对锡铁精矿进行还原-硫化复合焙烧,在氮气流量0.6 L/min、焙烧温度1 273 K、焙烧时间40 min和高硫煤(含硫量3.07%)添加量(高硫煤与锡铁精矿质量比)10%试验条件下,可将精矿含锡降至0.043%,该研究为高硫煤的清洁利用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89.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锂离子电池消费不断增加,直接导致用于生产电池材料的钴、锂、镍等能源金属严重短缺。未来退役锂离子电池产量将呈指数增加,其资源化回收受到广泛关注。资源化回收不仅可以缓解电池材料紧缺现状,还解决了废旧电池堆积而引起的危害。本文针对退役锂离子电池放电预处理和湿法、火法两种资源化回收工艺最新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就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在现有火法回收工艺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高温熔融冶炼渣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有价金属的新方法,通过添加适宜的氯化剂将渣中锂转化为高温易挥发的LiCl,实现从烟尘中富集并高效回收锂的新思路,解决了传统火法工艺需从渣中对锂进行二次提取的技术缺陷。  相似文献   
90.
合理的渣型是铜火法冶炼顺利进行的关键。低温熔炼可减缓炉衬所受的热应力以及熔体对炉衬的化学侵蚀,延长熔炼炉使用寿命。低温熔炼过程渣中易析出以Fe_(3)O_(4)为主的尖晶石固相,增大熔渣黏度,阻碍冰铜沉降。对铜精矿低温熔炼过程进行热力学基础计算,研究了渣中各组分含量对熔炼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渣中Fe/SiO_(2)为1.1,CaO、Al_(2)O_(3)、ZnO含量分别控制在1.5%~4%、3%~6%、3%~10%时,熔渣具有良好流动性。通过控制Fe/SiO_(2)以及熔剂含量,利用实验室规模的富氧顶吹炉对铜精矿在1160℃、55%氧浓度的条件下进行熔炼,喷吹结束后静置沉降60 min,可获得品位为60.86%的冰铜,渣中铜含量为1.60%的熔渣,实现低温熔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