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63篇
综合类   46篇
化学工业   109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62篇
建筑科学   115篇
矿业工程   28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52篇
水利工程   42篇
石油天然气   43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3篇
冶金工业   17篇
自动化技术   10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以尿素为固体氮源、AlCl3·6H2O为铝源,通过溶液反应合成金属络合物前驱体Al(CON2H4)6Cl3,前驱体经过1000℃煅烧,制备得到球形h-AlN纳米颗粒。研究了气氛压力及合成时间对AlN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及AlN的形核生长机制。结果表明:在0.1~0.2 MPa的N2压力下,球状AlN颗粒由<10 nm的等轴状细小晶粒与非晶相团聚而成,直径为320~460 nm;随着N2压力增至0.5 MPa,球状AlN直径增加至650 nm,团聚体中棒状AlN晶体出现,随着烧结时间延长,棒状晶尺寸增大,数量增加。AlN纳米颗粒由前驱体分解形成的AlCl3和NH3反应而成,随着N2压力增大,坩埚内气相饱和度增大,促进了AlN的形核与生长,使得非晶相含量减少,AlN结晶度提高。  相似文献   
842.
为有效掌握三峡库区典型滑坡的成因机制及其发展趋势,该文以老蛇窝滑坡为背景,结合其区域地质条件,开展成因机制分析;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及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构建变形预测模型,评价其发展趋势。分析表明:老蛇窝滑坡属典型堆积层滑坡,成因较为复杂,是在固有因素的前提下,外部因素诱发产生的;同时,通过变形预测研究,得出其预测结果的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为1.72%,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外推预测认为该滑坡变形将持续增加,发展趋势趋于不稳定,需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43.
黄鑫  卢鑫  李仕全 《建筑科学》2022,(1):147-154
珠海某超高层结构桩基采用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由于桩超长桩身压缩变形较大,上部主楼与裙房荷载差异带来的桩基沉降差不可忽视。本文基于选定的桩基方案,对桩刚度的确定及其对基础底板受力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超高层结构的竖向变形及差异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文中分析了考虑地基基础共同作用之后结构竖向变形的变化,以及随之引起的对相关构件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4.
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 polymer,简称GFRP)约束玄武岩纤维钢筋混凝土柱的偏心受压数值分析模型,借助其二次开发功能,编写了Python脚本,建立了玄武岩纤维在核心混凝土内部空间的随机分布模型。使用已有文献的13个试件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模拟玄武岩纤维随机分布对试件偏压承载力的影响,同时可以有效反映试件偏压下的受力情况,得到的试件极限承载力、荷载-应变曲线和荷载-跨中挠度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玄武岩纤维体积率、偏心距和长细比对组合柱偏压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偏心距或长细比的增大,试件偏压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均逐渐减小,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限制核心混凝土裂缝的拓展,增大试件破坏时的侧向挠度,但过高的玄武岩纤维含量会导致组合柱极限承载力的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845.
[目的]建立一种小麦籽粒和秸秆中脱硫丙硫菌唑和戊唑醇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小麦籽粒和秸秆样品经过乙腈研磨提取,PSA和C18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脱硫丙硫菌唑和戊唑醇采用电喷雾源正离子扫描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脱硫丙硫菌唑和戊唑醇在0.0001~0.01 mg/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0,小麦籽粒和秸秆中脱硫丙硫菌唑和戊唑醇的平均回收率为87%~105%,相对标准偏差为2.1%~6.1%,定量限均为0.01 m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小麦中脱硫丙硫菌唑和戊唑醇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846.
针对并网逆变装置中因LCL滤波器和数字控制延时产生的稳态误差、谐振和反向谐振尖峰问题,提出一种加权平均电流与补偿器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加权平均电流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分析传统电流控制下电网阻抗和滤波器对系统影响,并采用加权平均电流降低系统阶数以减小稳态误差和抑制谐振。然后,分析由控制延时产生的反向谐振对系统影响和抑制反向谐振原理,通过合理设计所提出的补偿器参数以消除系统中的反向谐振尖峰。最后,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及搭建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对比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7.
针对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河流-三角洲相储集层横向变化快、常规切片属性形态差、储集层预测难度大、难以满足岩性油气藏的后续勘探开发的问题应用分频解释、反演-常规-90°相移联合构建地震岩性体、非线性切片、古地貌恢复、多属性融合等特色技术对传统地震沉积学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发现花港组发育辫状河、曲流河和浅水三角洲3类沉积体,垂向沉积演化受中期基准面旋回和古地貌联合控制。在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阶段的早—中期以辫状河道沉积为主,发育垂向叠置型砂体;在上升半旋回晚期和下降半旋回的早期以曲流河沉积为主,发育孤立型砂体;在中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的中—晚期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为主,发育迁移型中—厚层砂体。限定性古地貌对砂体展布具有控制作用,非限定性古地貌对砂体展布影响较小。在储集层刻画的基础上,提出断层封堵型和储集层上倾尖灭型构造岩性圈闭是西湖凹陷下一步滚动挖潜的主力方向。  相似文献   
848.
研究了新型类石墨烯材料SG5在普通输送带覆盖胶料中的应用,并通过替换炭黑N660考察了胶料加工性能、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动态生热、导热及导电性能。结果表明,SG5用量小于或等于20份时,并用胶t10和t90均略有缩短,MH降低,门尼粘度在SG5/炭黑N660配用比为1∶1时最低;硬度、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以及各级定伸应力均变化不大;60℃下动态剪切损耗模量G″和储能模量G′均略有降低,导热系数增大,表面电阻降低,耐磨性明显提升;SG5/炭黑N660用量为15份/5份时,耐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49.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展示了该领域良好的开发前景,但对该区页岩气水平井产能评价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从而制约了后续开发井生产方案的优化制订。为了模拟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基于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理论,考虑了储层不同类型孔隙中流体流动差异,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地质参数建模与压裂缝网表征相结合的数值模拟技术,并结合压裂改造后裂缝网络的展布特点,对现场实例井进行了生产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整体产量偏低,压裂施工规模和单井产能之间相关性较弱,压裂裂缝的合理表征是生产动态预测的关键;(2)页岩储层渗透率极低,压力传播范围有限,未与井筒或水力裂缝沟通的天然裂缝在生产过程中贡献率较低;(3)天然裂缝为气体在低渗透致密储层提供了渗流通道,提升了水力裂缝网络的复杂度,应优选裂缝发育区对气井进行压裂改造。结论认为,优选压裂改造甜点位置和提高压裂井缝网改造程度是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提升的关键,该认识为我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50.
结合镁锂合金微弧氧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基材、电解液、添加剂、电参数和后封孔技术对镁锂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概述了镁锂合金微弧氧化功能膜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