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武器工业   51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详细介绍了外军引信当前的装备及研制情况,从中总结出引信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多功能和灵巧化,并基于此对我军引信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2.
首先分析了THPC在化合过程中的结晶机理,进而全面地讨论了反应条件变化对THPC结晶状态的影响,通过大量的生产实验,探索出制取不同粒度大小级别的THPC工艺参数,以满足不同粒度THPC的战术技术需求,方法简洁,安全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3.
为实现某弹药电性能的定量检测,设计了一台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性能检测仪。该检测仪的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软件采用基于Lab VIEW的图形化编程语言实现,通过向该弹药电子部件输入直流工作电压和控制指令,对耗电电流及控制电压等信号进行实时同步采集,完成该弹药电子部件电路完好性的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仪完全能够满足部队弹药质量监测和修理机构对该弹药进行电性能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
鉴于我军弹药保温时间过长,为了准确得到弹药保透所需时间,对弹药保温展开试验研究。利用传热学理论对弹药保温过程中的传热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弹药保温传热学模型,通过试验得到弹药温度场分布与保温时间的关系及弹药保透所需时间。结果证明了现行军标规定保温时间确有很大压缩空间。  相似文献   
55.
为了提高制导炮弹引信安全性水平,提出了基于双控制器进行引信安全与起爆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设计了硬件结构原理图,确定了双控制器的控制时序,进而设计了双控制器的软件;双控制器分别使用stm32和FPGA,两者实现原理不同,降低了共因失效的危险;重大事件由两者冗余决策,单一控制器失效不至使系统进入危险状态,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测试实验表明采用双控制器进行引信安全与起爆控制系统的设计,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了引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某型枪弹底火变形与击发过程分析,给出击发时底火壳受力模型,分析了影响底火击穿的因素,得出火台窝处击发药爆炸是导致底火击穿主要原因结论,提出减小击发药量以减小爆炸能量、提高底火壳材料强度以提高感度减小塑性变形,改变击针头部形状以减小火台窝等措施,从而防止底火击穿。  相似文献   
57.
基于气体炮的引信动态模拟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许多人使用或可能会使用气体炮,而又没有更多时间去了解其性能特点的情况,对利用气体炮模拟引信所受加速度的直接加速法、撞击加速法和撞击减速法等3种主要方法以及利用气体炮对后坐力、切线惯性力和离心力的综合模拟和利用气体炮对后坐力和爬行力的综合模拟等进行了综述,以期方便相关科技人员了解利用气体炮对引信进行动态模拟的方法及其优缺点,为气体炮应用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某型末制导炮弹检测弹的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型末制导炮弹进行了介绍,在保证该型末制导炮弹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从检测弹控制舱的技术要求、组成、工作原理,检测弹故障设置原理、结构方案设计等方面讨论了检测弹的总体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59.
针对由金属和多层橡胶胶粘而成的多层粘接结构,综述了当前用超声脉冲回波法对其检测所用到的信号处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分析和比较了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为超声方法应用于多层粘接结构的检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0.
以非硅MEMS器件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非硅MEMS器件基本结构的热-机械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加载–60~+150℃的热冲击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热冲击应力导致结构层间由于热膨胀系数失配而产生应力,其中铜层与铬层界面间应力最大,且主要表现为x方向的剪切应力,其随温度循环在–75.6 MPa至125.3MPa之间转换,因此该界面间最易发生疲劳失效,导致结构分层。在此基础上,对某非硅MEMS惯性开关开展了热冲击试验和随机振动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找到了非硅MEMS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