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52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16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2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21.
剩余污泥微波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污泥的产量大,处理处置费用高,已成为困扰污水处理厂的难题。在惰性条件下热解剩余污泥生成生物油、生物气以及污泥生物炭等产物,可实现能量和资源的同步回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本文总结了目前对于污泥特性、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微波吸收剂、化学添加剂、载气对剩余污泥微波热解的影响的研究,并探讨了污泥热解机制,为微波热解剩余污泥提供了关键技术的参数,利于提高污泥热解效率,优化热解产物品质,为促进污泥微波热解系统化、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指出了污泥微波热解受限于微波热解设备,致使其处理投资成本高及处理量小,为污泥微波热解工业化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最后展望了污泥微波热解的发展趋势及应注重攻克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2.
用CFD软件fluent建立多孔介质的石英砂过滤池模型,并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内部流场进行单相流动数值模拟,探究不同入口速度、滤层厚度对滤层流场静压分布、速度分布、过滤压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探讨适用于羽绒的抗菌工艺。利用直接沉淀法合成掺铁氧化锌粉体。在微波协同作用下,测定了不同羽绒与粉体的质量比、不同微波功率、不同微波温度和不同微波时间处理下,掺铁氧化锌粉体对羽绒的抑菌率。结果表明:掺铁氧化锌协同微波抗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羽绒和掺铁氧化锌的质量比1∶3,微波功率100 W,微波温度47℃,微波作用时间2min,最高抑菌率63.82%,回收一次后的抑菌率46.26%。认为该粉体对羽绒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4.
基于区域分割的雾天图像增强算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由于受雾天光亮条件的限制,雾天拍摄的图像一般都有比较严重的图像降质;针对雾天图像的退化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分割的雾天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无需依据大气模型,而是采取基于边缘检测的区域分割方法首先将图像平坦区域提取出来,然后对非平坦区域进行局部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同时,为防止区域边界效应的产生,通过距离变换进行渐变处理,最后对获取的图像进行信息融合,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通过实验分析和验证,证实了该算法能有效地改善雾天图像的退化现象和提高图像清晰度.  相似文献   
125.
我国建筑业经历了20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回落期,经济、人口、劳动力等多重因素交织叠加之下,传统建造模式难以为继,急需寻找新模式。本文从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出发,探讨了传统BIM技术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局限性。提出的DFC数字建造模式,补齐了BIM技术的短板,探索出一条面向成本的全过程数字建造解决方案。文章汇总了DFC数字建造的实践路径、应用成果、经济效益和业界评价,从而对我国建筑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思路,开拓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6.
冲击回转钻进是提高中硬以上岩石钻进效率的有效方法。我们在铁岭地质大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与北京工业大学协作,一九七二年以来先后研制了110、91毫米和JSC-75型液动射流冲击回转钻具。目前已经有八台钻机采用此种钻具。七年来主要用JSC-75型冲击回转钻具钻进了28.564米,完工钻孔139个,最大孔深440.46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一、冲击器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性能JSC-75型液动射流冲击回转钻具(图1)由钻杆接手(1)、75型射流冲击器、岩心管(26)和硬质  相似文献   
127.
针对现有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控制模式固定等问题,提出了DO、pH值和氨氮联合控制的新型控制模式.采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式SBR工艺处理污泥水,通过在线电极实时监测和PLC系统控制,初期以间歇曝气方式运行可实现SBR的快速启动,后期采用连续曝气方式,脱氮速率迅速提升.经过79 d的连续运行,平均脱氮速率可达0.60 kgN/(m3·d),对TN的去除率最高为95.1%.  相似文献   
128.
以丹巴引水隧洞石英云母片岩为对象,研究了岩体各向异性特性及开挖卸荷作用对围岩稳定性影响。针对石英云母片岩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将Adina中Hill48各向异性模型转化为用Lankford系数描述的横观各向同性模型,从而用泊松比描述各向异性系数,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使计算结果更为准确。为考虑岩体各向异性特性下的高埋深高地应力隧洞开挖卸荷作用,提出了一种针对层状岩体变形参数的卸荷弱化方法,应用该方法可得到各自方向的卸荷参数,减少按参数折减法的人为主观性对结果的影响。建立地应力场中3个主应力方向与模型边界垂直模型,并利用在垂直边界施加与3个主应力等值面力的建模方法,极大简化了传统构造地应力场的工作量。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塑性区、应力区与试验洞下游侧边墙位置的岩层鼓胀断裂现象有较好的吻合,说明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9.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设备运行状态远程监控系统,阐述了其通信功能的实现。通过搭建系统上位机监控远程管理平台、下位机智能节点模块的软硬件和完成编写CAN总线通信协议,实现了通信功能。本系统在实验室通过了验证,证实其能有效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而保障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0.
猪粪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物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L9(34)正交批量实验,研究了温度、初始含水率、时间对猪粪中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生物降解的影响,并考察了此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结果表明,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在55.0℃、初始含水率60.0%时降解14 d的降解率最大,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细菌为优势微生物. 统计分析表明,温度是土霉素和四环素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初始含水率是金霉素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但上述因素对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率及真菌、放线菌和细菌的相对丰度均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