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32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85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39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03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91.
丁超 《电工技术》2007,(10):25-26
0引言 变电站自动化是应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或自动装置代替人工进行的各种运行作业.随着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电网企业将大量常规变电站按照传统的RTU模式进行了自动化改造,实现了一些基本的遥控、遥信、遥测功能,满足了无人职守的需要.  相似文献   
492.
近年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得到了推广应用,但在UHPC生产过程中超量水泥消耗以及UHPC自身耐久性强、寿命长的特点,对UHPC的碳排放水平认识尚不清楚。因此,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构建了UHPC碳排放定量分析模型,对比分析钢-UHPC桥面板与常规钢-混桥面板结构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结果表明:虽然生产阶段UHPC的碳排放量约1 245.84 kg CO2eq/m3,是普通混凝土的1.58倍,但从性能上来说,UHPC碳强度是普通混凝土的62.25%,是一种更绿色的建材;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与常规钢-混桥面板相比,钢-UHPC桥面板的年均碳排放量下降了35.76%,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有助于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发展;钢-UHPC桥面板方案具有工程比选优势,经济性合理,同时其单位产值碳排放为0.89 t CO2eq/万元,是常规钢-混桥面板的86.41%,具有更好的减碳效果。研究对结果的可靠性和碳减排措施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493.
针对现有信道相关性算法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协同矩阵分解和稀疏表示的用户分组方法。该方法通过协同矩阵分解的方法将用户的信道信息进行降维获取信道信息语义,结合稀疏表示的方法来重建信道信息语义的稀疏系数,进一步降低信道相关性的计算复杂度。仿真表明:算法在固定用户数的分组方案中性能表现佳,减少因组内用户数量变化带来较大的性能损失,有效降低组内用户因相关性导致的平均性能损失。  相似文献   
494.
超疏水涂层具有特殊的润湿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性能,可以应用于众多领域。硅烷偶联剂改性无机氧化物可以降低涂层的表面能,使其具有超疏水性。本文归纳了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模板法和刻蚀法制备无机氧化物超疏水涂层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常见硅烷偶联剂改性无机氧化物超疏水涂层的特点,总结了超疏水涂层在织物、陶瓷材料、表面防冰、金属防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并对硅烷偶联剂改性无机氧化物超疏水涂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5.
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应用需求,搭建以协同管理、智慧工地、智慧运维为核心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就平台搭建的相关机理、目标要求,以及平台架构设计、平台包含的内容、平台核心功能等进行阐释。最后,通过将平台应用于具体工程,分析验证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