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32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85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03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文章介绍了浓香型大曲酒窖池建造的全过程,对筑窖材料黄胶泥的质地鉴别方法、人工发酵泥配方以及筑窖各个阶段的工序操作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2.
1.前言 据了解,我国大部分端出料连续式加热炉的出料口都没有炉门,个别炉子虽有炉门却并不严密,致使炉子吸风严重,空燃比无法控制,有的炉子过剩空气率很大,同时又不完全燃烧,以致燃料消耗很高。  相似文献   
53.
位于广州市的某超高层结构在地下1层采用叠层橡胶支座设置了振动控制层,以降低上部结构的竖向振动响应.对设置和不设置振动控制层的结构,分别进行了缩尺比为1∶30的模型振动台试验.输入实测竖向地铁场地波,测量和比较两个振动台模型在各代表楼层的竖向加速度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振动控制层可以明显降低模型竖向自振频率,使其远离地铁竖...  相似文献   
54.
55.
通过对水性环氧乳液体系、固化剂体系、n(环氧基)∶n(活泼氢)、颜填料体系、助剂体系的一系列筛选对比试验,得到机械性能良好且防腐蚀性能优异的双组分水性环氧涂料。  相似文献   
56.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超高韧性聚甲醛(POM)/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共混物,通过力学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树脂流动性、TPU种类对POM/TPU共混体系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PU含量50%时,配合不同粘度的POM树脂,可使共混体系达到超高的冲击强度,材料在拉伸过程出现应变-硬化过程,POM和TPU在共混体系中呈现两相双连续结构。相比于聚酯型TPU,使用聚醚型TPU制备的共混体系具有更高的低温缺口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高水分稻谷中分离纯化的优势霉菌,以及探讨了微波工艺对染单一优势霉菌稻谷的菌落活性及后期储藏期间菌落数的影响。研究发现,从高水分稻谷中分离纯化分析得出优势霉菌是:链格孢霉、雪腐镰刀菌、白曲霉、灰绿曲霉、产黄青霉。然后在微波功率485、927和1349 W对染单一优势菌稻谷进行灭菌处理,发现稻谷表面霉菌降低约3 lg CFU/g,内部霉菌致死率约95%,同时随着微波时间的延长,受优势菌侵染的稻谷表面及内部霉菌数量均降低,致死率上升。此外通过微波工艺对杀菌后的稻谷侵染单一优势菌,以常规热风处理为对照组进行储藏,发现微波处理后稻谷霉菌生长量明显低于常规热风储藏的稻谷,有益于粮食长时间储藏。因此本文研究了微波工艺对高水分稻谷优势霉菌致死率及后期储藏的影响,为高水分粮食安全储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8.
青梅烟薰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质联用仪、以邻二氯苯为内标,分别对新鲜青梅和不同烟薰阶段的乌梅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梅、烟薰12、24、36和48 h的乌梅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分别为26、34、49、50和56种。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百分数变化分别为:酚类从0.75%增加到30.15%,碳氢化合物从13.29%增加到30.62%,酯类从23.35%减少到2.85%,醇类从6.74%减少到0.18%,酸类从37.27%减少到12.52%,羰基类从17.49%减少到10.86%。青梅中的主体风味物质为酯类、醇类和羰基类化合物。乌梅中主体风味物质为酚类、羰基类。  相似文献   
59.
丁超  李跟社  田军 《焊管》2020,43(7):40-43
针对石油套管生产过程中接箍切断岗位人员搬运接箍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对生产工艺过程、电磁吸盘的原理和性能进行分析,采用电永磁吸盘设计了一种接箍自动下料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设定进行电磁吸盘的充/退磁,实现整层接箍的抓取和卸料,整个过程实现一键自动下料,全程不需人工干预。现场生产应用表明,使用电永磁吸盘进行整层接箍下料,能大幅降低岗位员工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提高5%以上,减少了安全隐患,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