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0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篇 |
综合类 | 25篇 |
化学工业 | 44篇 |
金属工艺 | 27篇 |
机械仪表 | 23篇 |
建筑科学 | 31篇 |
矿业工程 | 24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28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16篇 |
武器工业 | 59篇 |
无线电 | 15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 |
冶金工业 | 8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简述了静压桩施工工艺及沉桩机理,比较了静压与锤击桩的优缺点,结合实例探讨静压桩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说明了适宜选用该桩型的土质条件和工程实践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2.
本文笔者以及屋面型钢—混凝土楼板组合结构的施工实践和相关的检测数据,对此结构体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采用锰砂为载体制备负铁锰砂改性滤料,研究了其对水体中As(Ⅲ)的吸附动力学,及pH对改性滤料吸附As(Ⅲ)的影响,并对改性滤料的再生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负铁锰砂改性滤料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吸附等温线能够用Langmuir吸附模型很好地描述,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最大静态吸附容量为20.61μg/g;能够在pH为5.3~8.4时有效吸附As(Ⅲ);0.01%的NaOH能较好的对吸附As(Ⅲ)饱和的滤料进行再生.同时对负铁锰砂吸附As(Ⅲ)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负铁锰砂对As(Ⅲ)的吸附可能是静电非专性吸附及配位络合专性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
在粉砂地层中进行的顶管施工,是一项高风险、高难度的工艺。该工艺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止水风险高,难点主要体现在姿态控制难、沉降控制难、顶力控制难3个方面。依托采用顶管法施工的南通永和路架空线下地隧道工程,对粉砂地层中的大口径土压平衡顶管施工进行技术总结。针对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遭遇的机头始发下沉、始发洞门渗漏、机头设备损伤、顶进阻力过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指出了粉砂地层中大口径土压平衡顶管施工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这些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8.
采用蛇形钢筋研究叠合板拼缝的受力性能,并且与钢筋网片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评价蛇形钢筋的抗裂性能并判断是否能取代传统的钢筋网片;进行了叠合板带两点静力加载试验研究,通过此次试验形成了新型叠合板带拼缝抗裂系列试验;通过对比荷载 挠度曲线,分析了构件刚度变化过程和挠度发展过程,记录了裂缝出现和开展过程;分析了蛇形钢筋的受弯变形图,得出了蛇形钢筋在受弯变形后对混凝土产生的挤压力,并给出了构造措施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在配筋率降低的条件下,PK S叠合板带整体刚度较强,荷载 挠度曲线屈服段较长,延性没有发生退化;裂缝发展缓慢,蛇形钢筋对裂缝开展有明显抑制作用,裂缝和对比组叠合板相差不多,甚至裂缝数量多于对比组叠合板,蛇形钢筋的抗裂效果优于钢筋网片;折角范围取为40°~60°,经过加工时最好在60°左右,可得出姿态良好的蛇形钢筋。 相似文献
99.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很多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花验收.施工中成孔环节若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桩基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在进行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针对地质条件选用适当的泥浆稠度及比重大小,以保证成孔质量,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 相似文献
100.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走低碳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低碳消费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是,低碳消费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浪费性、盲目性和攀比性,这必然会给推广低碳消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负面冲击。本文在前期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企业、城市居民三方合力,从文化、技术、制度等方面构建低碳消费体系的架构,以期为政府发展低碳消费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