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5篇 |
免费 | 79篇 |
国内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9篇 |
综合类 | 60篇 |
化学工业 | 152篇 |
金属工艺 | 53篇 |
机械仪表 | 90篇 |
建筑科学 | 84篇 |
矿业工程 | 42篇 |
能源动力 | 23篇 |
轻工业 | 90篇 |
水利工程 | 69篇 |
石油天然气 | 46篇 |
武器工业 | 67篇 |
无线电 | 10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5篇 |
冶金工业 | 94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2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腐蚀铜网为基体,在硫酸盐镀液中制备得到用于电还原CO2的铟-锡合金电极。对镀液配方进行了筛选,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镀液配方进行优化,得到制备铟-锡合金电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In2(SO4)350g/L,SnSO430g/L,柠檬酸40g/L,添加剂TSNA4g/L,稳定剂3g/L,电流密度1.5A/dm2,温度25°C,pH约1.5。最佳工艺下制备的In-Sn合金镀层呈均匀的灰白色,结合力良好,In-Sn合金电极上电还原CO2生成甲酸的电流效率达71%,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52.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可以提高整个煤矿开采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护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长期的使用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本文将针对我国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3.
为了提高相变蓄热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蓄热速率,本文建立了管壳式相变蓄热单元可视化实验平台,提出了一种外部加热法的强化传热方式,讨论了相变蓄热单元在外部加热法时的熔化特性和传热机理。通过Fluent软件模拟对比了外部加热法和内部加热法在熔化过程中的液相分数、熔化速率和均匀性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加热法的使用能大幅提升蓄热单元的蓄热效率。与内部加热法相比,外部加热法在熔化过程中的传热和相变更加均匀。相比于内部加热法,由于外部加热法传热面积较大,熔化时间缩短了69.1%;在消除传热面积的影响后,外加热方法依靠广泛而强烈的自然对流使熔化时间减少了23.2%。 相似文献
54.
基于相变储能系统的储能及热管理性质,结合热管的热超导性与均温性,设计了一种耦合热管的储能型热管理装置。对装置在不同工况下进行测试,获得了装置各部分的温度分布及热管热阻变化。结果表明,引入储能模块可有效降低系统中热管热阻及蒸发端温度,保证了热管良好的均温性质,其中在20~160 W热输入区间测试时,添加储能单元的系统热管热阻降低了35.5%~44.5%,在80 W热输入时存在热阻最小值为0.053 91℃/W。通过对比装置不同放置角度下相变材料(PCM)熔化特性及热管性能发现,水平放置时自然对流影响更为显著,PCM熔化速率更快,熔化更均匀,储能装置中PCM储能效果更佳,系统热阻最小。同时,由于PCM存储了一部分输入热量,可达到一个优异的热管理效果,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55.
本文探讨研究由改善显微组织形态提高调质高强度钢件疲劳寿命的可能性及相应的机理和途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改善显微组织到预想的状态,使调质高强度钢应力场强度因子范围门槛值稍有增高,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减低,疲劳寿命明显提高。分析认为,对疲劳寿命的提高是依据作者对改善调质高强度钢强韧化机理和途径的论点而合理设计热处理工艺,使这种钢晶粒显著细化,碳化物颗粒极为细小而均匀以及基体韧化的结果。这种组织形态具有阻碍疲劳裂纹扩展、减小应力集中和阻碍新裂纹的产生等作用,是提高疲劳寿命的重要原因。对改善调质态钢的强韧性和提高疲劳抗力的机理和途径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6.
机械装备零部件在工作中易发生磨损、腐蚀等现象,为了改善机械装备关键零部件镀层的表面性能,在电镀试验过程中,在垂直离子沉积方向上引入外加交变磁场,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镍钴合金镀层的表面,用显微硬度计对镀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磁场改变了离子的沉积状态,使镍钴合金镀层表面更加平整致密,与无磁场影响镀层相比,硬度值提高了l12HV。 相似文献
57.
58.
针对气驱强化采油(EOR)过程所产生的低品质伴生气,提出以4A分子筛和活性炭为吸附剂,通过变压吸附法(PSA)进行分离,回收部分轻烃,捕碳返注地下的工艺。通过实验测定吸附剂的参数,建立上述工艺的数学模型,完成动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第1阶处理后,轻产品气中烃类纯度为64.37%;第2阶处理后,轻产品气中轻烃含量为64.35%;工艺的二氧化碳回收率为90.79%,轻烃回收率为70.67%,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9.
田楠仝永刚赵超杰胡永乐吉希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3,(1):100-111
高熵合金是一种由多种元素以等摩尔比或近等摩尔比组合形成的单相固溶体,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如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高韧性、耐腐蚀、耐磨损等)引起了研究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分子动力学通过研究高熵合金的晶体结构、缺陷生长和位错运动来解释其优异的性能,进而揭示高熵合金的变形和强韧化机制。本文综述了分子动力学方法在高熵合金力学行为、摩擦磨损、纳米压痕、辐照损伤、热稳定性、薄膜生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然后对分子动力学指导合金设计、提高势函数的精度、扩大原子尺度规模、实现多尺度统一计算以及模拟结合实验等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0.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在2×108~1×1010s-1的不同应变率和10~1200 K的不同温度下进行拉伸试验,并研究纳米CoCrCuFeNi高熵合金的实时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高温和低应变速率下的主要变形机制是晶界滑移。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加,位错滑移取代晶界滑移来控制塑性变形,进而提高合金的强度。此外,为进一步研究晶界对力学行为的影响,对具有不同晶粒尺寸的合金进行模拟。结果发现,当晶粒尺寸过小时,纳米高熵合金的强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反Hall-Petch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