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0篇 |
免费 | 171篇 |
国内免费 | 15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21篇 |
综合类 | 192篇 |
化学工业 | 416篇 |
金属工艺 | 106篇 |
机械仪表 | 172篇 |
建筑科学 | 336篇 |
矿业工程 | 83篇 |
能源动力 | 55篇 |
轻工业 | 371篇 |
水利工程 | 130篇 |
石油天然气 | 184篇 |
武器工业 | 105篇 |
无线电 | 41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22篇 |
冶金工业 | 89篇 |
原子能技术 | 82篇 |
自动化技术 | 2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100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109篇 |
2018年 | 110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66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155篇 |
2008年 | 126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156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120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79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67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47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44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42篇 |
1982年 | 40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5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将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2%、4%、6%和8%的纳米ZnO掺入氧化锌压敏电阻中,利用纳米粒子的高活性阻止界面迁移,增加压敏电阻的晶界界面数,促进阀片的成分均匀化和致密化,有效提高阀片的电位梯度和能量耐受能力。添加的纳米ZnO的质量分数从2%增加至8%时,电位梯度从347 V/mm增加至395 V/mm,同时8/20μS的残压比下降,2 ms方波冲击电流从121 A增加至149 A。 相似文献
53.
用芳纶纤维复丝为纤维增强材料,配合环氧树脂为基体材料,进行三维正交结构的板材制作。采用平板硫化机层压成型工艺和真空辅助树脂扩散成型(VARIM)对所制作的板材进行复合工艺处理,探讨不同黏度的树脂配比对成品制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纤维较为光滑,纤维间的摩擦力较小,难以形成稳定的织物结构,需要增加芳纶纤维表面的摩擦性能;树脂与固化剂配比高(即树脂黏度低)的基体材料在复合工艺中渗透能力更强,更易形成由内至外均匀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54.
开鲁盆地陆西凹陷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复杂多样,针对该区构造演化规律不清的问题,运用构造解析、层序地层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地震剖面分析和相干体切片技术,明确了陆西凹陷早白垩世断裂体系与构造演化过程及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早白垩世以来,陆西凹陷构造样式主要包括半地堑构造样式、滚动背斜构造样式、断块构造样式。依据构造样式形成时间可划分出4个构造演化时期:初始裂陷期(九佛堂下段沉积期)、沉降拗陷期(九佛堂上段沉积期)、稳定沉降期(沙海组沉积期)、回返萎缩期(阜新组沉积期)。研究结果认为,早期形成的断块型圈闭和晚期压扭性构造运动为构造圈闭成藏的主控因素,沉降坳陷期发育的多期扇体为油气成藏提供储集空间,多期次构造运动有利于油气运移和大规模构造油气藏的形成。研究结果为确定陆西凹陷东陡坡的有利勘探方向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5.
56.
加热电离层生成不均匀体的理论及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均匀和平面分层电离层背景,分别建立了描述大功率高频(HF)泵波加热电离层产生不均匀体的物理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加热过程中不均匀体的生成主要是有质动力和热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均匀电离层背景下加热电离层生成不均匀体的理论,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加热导致电子密度不均匀体的空间分布.模拟结果表明,电子密度扰动在泵场方向上的特征长度为1km量级,在垂直于泵波电场方向上的特征长度为10~20m;这与电离层加热实验观测到的不均匀体纵向特征长度一般为千米量级、横向特征长度一般为10m量级的结论是相符的.另外,数值模拟得到的电子密度"空洞"和"稠团"的交替分布,可以解释加热过程产生的无线电波自聚焦效应. 相似文献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