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1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36篇
电工技术   259篇
综合类   227篇
化学工业   404篇
金属工艺   213篇
机械仪表   322篇
建筑科学   389篇
矿业工程   167篇
能源动力   85篇
轻工业   388篇
水利工程   168篇
石油天然气   176篇
武器工业   45篇
无线电   3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5篇
冶金工业   198篇
原子能技术   45篇
自动化技术   27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5篇
  1975年   7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针对数字接收机中如何全数字地实现位同步,设计了一种内插位同步法。利用内插与Gardner算法相结合的原理设计位同步,通过System Generator进行建模仿真,并直接生成代码下载到FPGA实现位同步。利用QPSK信号进行仿真分析,FPGA硬件协同仿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内插位同步法具有很好的位同步效果。  相似文献   
72.
基于大量钻井、分析测试、模拟实验,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古龙页岩)的生烃演化、页岩油赋存状态、孔缝演化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大量试油试采资料,开展古龙页岩油富集层评价、生产特征与产量递减规律分析。研究表明:(1)古龙页岩在Ro值为1.0%~1.2%时进入大量排烃期,最大排烃效率为49.5%;中低演化阶段,页岩油的主要赋存空间从干酪根向岩石与有机孔缝转移;中高演化阶段,页岩油由吸附态向游离态转化。(2)孔隙类型主要为黏土矿物晶间孔缝、溶蚀孔和有机孔,黏土矿物转化过程中在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间形成大量晶间孔缝,有机质裂解作用形成网状孔缝。(3)游离烃含量、可动孔隙度、总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是页岩油富集层分类评价的核心指标参数,Ⅰ类层标准为S1≥6.0 mg/g,可动孔隙度大于等于3.5%,总孔隙度大于等于8.0%,脆性矿物含量大于等于50%,综合认为Q2—Q3、Q8—Q9油层最优。(4)轻质油带核心区水平井首年累产高,属于双曲递减模式,递减指数一般为0.85~0.95,首年递减率为14.5%~26.5%,单井预测可采储量(EUR...  相似文献   
73.
针对不同地层岩性特点,需进行个性化PDC钻头设计,其中PDC切削齿的直径是重要的钻头优化设计参数之一。为了探究不同PDC切削齿直径对破岩切削力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方法进行研究。试验所用岩样为石灰岩。单齿破岩试验选取了?13.44、?15.88、?19.05、?21.95 mm的常规圆柱状PDC切削齿和3个不同的切削深度作为试验变量,使用三轴力传感器记录了切削力数据并收集了岩屑,对比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单齿破岩过程的机械比能和不同直径切削齿的攻击性;使用水平钻机进行了全尺寸钻头破岩试验,对比了3种不同PDC切削齿直径的钻头在3 mm左右吃入深度下的破岩机械比能。试验结果显示:PDC切削齿的破岩切削力并不随着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吃入深度下,?19.05 mm齿的破岩效果最好;随着吃入深度的增加,切削岩石所需要的力变大。全尺寸钻头破岩试验结果表明,?19.05 mm齿的全尺寸钻头机械比能最低。分析认为,在破岩过程中,PDC切削齿直径会改变岩石内部产生的应力区域,影响PDC切削齿的破岩效果。选取与岩性匹配的PDC切削齿直径能够取得最优的破岩钻进效果。研究结果可为PDC钻头优化设计提供部分理...  相似文献   
74.
采用动态机械分析仪(DMA)、透射电镜(TEM)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时效处理对TiNi合金阻尼行为的影响规律及其微观机制。结果表明,第二相粒子对合金阻尼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细小、弥散的Ti3Ni4相提高了TiNi合金相变过程中马氏体的阻尼值,粗片状的Ti3Ni4相对阻尼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5.
等离子显示器(PDP)用BaMgAl10O17:Eu2+蓝粉的烧结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问以及粘结剂对荧光粉二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较低烧结温度时,有机粘结剂没有完全分锵是造成荧光粉亮度下降的主导因素,包覆在荧光粉表面的残留部分降低了荧光粉的表面光透率;当烧结温度升高,粘结剂的影响逐渐下降,而过高的烧结温度在导致荧光粉劣化各种因素之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依据对粘结剂中成膜物质乙基纤维素的降解特性的分析,对浆料烧结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浆料加热至480℃,有机粘结剂分解已趋于饱和,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烧结工序对荧光粉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6.
机器人在冲压生产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机器人在冲压生产线中的应用,介绍了机器人冲压生产线的构造及主要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77.
对日本交通运输工具中使用较多的析出强化型铝合金A6061板材,在改变温度和变形速度的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8.
用分段真空烧结、背散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纳米Ti(CN)基金属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结果表明:纳米Ti(CN)粉末金属陶瓷在1 200℃以后开始发生剧烈的固相反应,纳米Ti(CN)粉末与M反应形成富M(M=Mo,W,Ta)的(Ti,M)(CN)固溶体为核,贫M的(Ti,M)(CN)固溶体为环的“亮芯黑环结构”,在1 350℃即可获得致密的合金。而微米金属陶瓷中Ti(CN)粉末颗粒很少参与固溶反应而成为核,富钨和富Mo的固溶体为环,形成“黑芯亮环结构”,烧结温度在1 400℃以上才能获得致密合金。  相似文献   
79.
余强  司云森  曾初升 《腐蚀与防护》2006,27(1):18-19,22
通过测量25℃时1.28g/ml硫酸溶液中铝电极和离子注入铅的铝电极的交流阻抗谱,研究了铅离子注入量对铝电极的腐蚀速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测量了离子注入铅的铝电极和铝电极在同种介质中的Tafel曲线,辅助交流阻抗法研究电极的腐蚀行为。以此总结出离子注入铅的铝电极的耐腐蚀性能,并探讨了它的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80.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也随之崛起,并且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早期的人工物流、机械化物流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大规模生产流水线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GV、AGV的柔性输送系统,其中环形RGV输送系统通过成对的码头和码头之间的流水线与AGV输送系统、非环形往复式RGV输送系统相接驳;AGV输送系统和非环形往复式RGV输送系统用于将物流货品从环形RGV输送系统送入或送出指定物流系统。该系统有效地克服传统单一RGV输送系统对使用场所的适应性差、轨道占用空间大等缺点,同时避免使用单一AGV输送系统带来的输送效率较低、设备及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