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9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高锰酸钾引发双水相中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双水相中进行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是一种新的聚合方法,对以聚乙二醇为分散介质、高锰酸钾为引发剂的双水相中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时间、引发剂浓度及配比对产品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聚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引发时间为10 min,n(高锰酸钾)∶n(丙烯酰胺)=3.0×10-4∶1,n(高锰酸钾)∶n(H+)=1∶10,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7 h,此时得到的产品的单体转化率C为98.88%,接枝率G为144.53%,接枝效率GE为97.81%。最后通过红外光谱仪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2.
用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分别与溴代十二烷(DB)、溴代十四烷(MB)、溴代十八烷(SB)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MDB)、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MMB)、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MSB) 3种碳数不同的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再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为主单体,丙烯酸为功能性单体,DMDB、DMMB、DMSB为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单体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性能优异的苯丙乳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粒径、乳胶膜吸水率等进行了研究。响应面试验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引发剂KPS质量分数0.47%,聚合温度83℃,乳化剂质量分数1.38%;在该条件下最大转化率为95%。粒径由小到大依次为DMDB、DMMB、DMSB,转化率由低到高为DMDB、DMMB、DMSB,吸水率由高到低为DMDB、DMMB、DMSB。  相似文献   
13.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为壁材,以月见草油为芯材,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SSOS包裹月见草油乳液的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取代度的增加SSOS的乳化稳定性增加.探讨了月见草油喷雾干燥微胶囊化过程中主要的工艺参数,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SSOS取代度0.117,微胶囊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1.4:1,乳化搅拌速度600r/min,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90℃;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微胶囊产品平均粒径为56.9μm,包封率为98.72%.  相似文献   
14.
以淀粉为基材,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法与丙烯酰胺、丙烯酰亚胺乙酯三甲基氯化铵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单体配比、盐类添加剂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过硫酸铵-尿为引发体系,m(Span20):m(OP4)-40:60的混合物为乳化剂,质量分数为7%;正己醇为助乳化剂,质量分数为3%;丙烯酰胺与丙烯酰亚胺乙酯三甲基氯化铵质量比为4:1,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率达到127%,特性粘数达到1060mL/g。而质量分数为3%的乙酸钠和丙酸钠的加入可使产品特性粘数增加至1210mL/g和1130mL/g。  相似文献   
15.
李沅  谭凤芝  刘兆丽  蔡伟杰  曹亚峰  崔励 《广州化工》2022,(21):214-215+229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主体方针,探讨应用化学实验教学领域“一体化,三层次”的新型模式。从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和实验室管理制度改革两个角度,提出具体实施内容及办法,有效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本改革旨在强化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在行业中的创新精神与竞争力,同时优化教师素质结构,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一流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作准备。  相似文献   
16.
对废弃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铝塑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丙酮和环己酮混合溶剂作为分离剂,当丙酮和环己酮体积比为8∶1,30℃下浸泡25 min或20℃下浸泡40 min,即可使铝膜和塑料完全分离。以丙酮为脱色剂,可以有效脱除分离过程中塑料上的染色。由硝酸铵配制不同密度的浮选液对分开的铝膜和塑料进行分离处理,当浮选液密度为1.50 g/cm3左右时,塑料上浮,铝膜下沉,可通过密度浮选实现铝膜和塑料的分拣。  相似文献   
17.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甘薯淀粉为基材,与丙烯酸、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制备可生物降解型高吸水材料。正交试验得出反应的较佳条件:单体与淀粉质量比为3∶1,AM与AA质量比为0.5∶1,引发剂过硫酸钾用量为淀粉用量的3.0%,交联剂用量为单体量的0.04%,丙烯酸的中和度为70%,温度60℃,时间4h,产物饱和吸水倍率可达399g/g,接枝效率为87.1%。考察了合成的吸水材料的应用性能,并采用FITR与SEM对接枝产品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单体成功发生接枝聚合反应,高吸水材料呈现漩涡结构。  相似文献   
18.
谭凤芝  刘兆丽  王大鸷 《广东化工》2014,(10):156+155-156
高分子物理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重点基础课,针对目前高分子物理授课学时有限的现状,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初探。文章在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化学专业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一些教学见解。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反相悬浮交联的方法,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同时以三偏磷酸钠作为交联剂,Span80作为乳化剂,聚乙二醇6000作为致孔剂,大豆油为油相制备食用级吸附淀粉微球,研究了pH、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反应时间和致孔剂用量等对淀粉微球制备的影响。在pH为10、反应温度50℃、交联剂用量0.8%、反应时间5h、致孔剂用量0.08g/g淀粉条件下,得到的多孔性淀粉颗粒的吸附性能最好,对亚甲基蓝吸附量为1.761mg/g淀粉颗粒。通过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证明淀粉微球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 699m2/g。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两性单体的合成条件,以及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时,其与淀粉进行接枝共聚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pH9~1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为5h时,两性单体收率最高,可达98%以上;当引发剂浓度为2.2mmol/L,单体用量(单体/淀粉)为1.8/1(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48℃,反应时间为4h时,接枝共聚反应的G和GE均较高,且所得产品的特性粘数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