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80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篇
冶金工业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微合金化低碳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的控轧控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热模拟试验机上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微合金化低碳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贝氏体转变机制问题。结果表明.控轧控冷代替常规轧后回火工艺的途径是可行的,同时有力地支持了粒状贝氏体的扩散型长大学说。  相似文献   
92.
热轧高速钢轧辊氧化膜的剥落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利  刘常升  孙大乐 《轧钢》2005,22(2):10-12
结合轧辊受力状态,对热轧高速钢轧辊氧化膜的剥落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膜剥落过程是内外应力联合作用的结果,轧制过程中氧化膜在长大应力和热应力作用下开裂,在轧制区内氧化膜还因受沿轧辊圆周方向的交变剪切应力作用而剥落。并分析了氧化膜带状(V型)剥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
热镀锌退火过程对热镀锌板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制定合理的退火温度制度,并精确控制板温,成为实现热镀锌板精准退火过程的核心问题.分析了退火工艺对热镀锌板性能的影响,针对现有退火工艺制定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退火工艺制定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热镀锌板退火工艺的持续优化.同时系统地综述了目前基于模型的热镀锌退火过程板温控制策略,针对热镀锌退火过程特点,提出了具有高适用性的数据与物理模型相混合的热镀锌退火过程温度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热镀锌板的精准热处理.  相似文献   
94.
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22MnB5钢板组织结构的影响,测量了不同工艺处理后试样的抗拉强度和硬度。结果表明:加热温度高于860℃可保证淬火后的组织为完全马氏体,但更高的温度会降低抗拉强度和硬度;保温时间的延长也会使淬火后的钢板抗拉强度和硬度稍有下降;22MnB5钢淬火后的完全马氏体组织具有超高的抗拉强度和硬度,最高可达1690 MPa和555 HRV;为获得最优的抗拉强度和硬度,是理想的加热温度为860~900℃、保温时间为3~5 min。  相似文献   
95.
Based on a novel high strength Al-Cu-Li-X alloy-2A97, the effect of T616 and its modified processes on the properties investigated by SEM and tensile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alloy is heat treated by triple ageing, with secondary low temperature ageing at 80 ℃ after initial ageing at 155 and 150℃, and final re-ageing at 135 and 165 ℃, the tensile properties are close to the peak level of aged alloy in T6 temper. The addition of plastic deformation after and prior to secondary ageing favor the T1(Al2CuLi) and δ(Al3Li) precipitation during final re-ageing at 135 and 165 ℃ corresponding to triple ageing, so the Al-Li alloy displays higher strength for the modified processes of T616. The microstructures consist of δ, T1 and θ"/θ" (A12Cu) phase for single and triple aged alloy, the number density and volume fraction of δ phase increase for T616 and its modified processes correspond to single ageing.  相似文献   
96.
采用连续高功率固体Nd-YA G激光辐照, 使预置于NiTi 合金表面的Ti 粉在N2 环境中形成TiN 增强Ti 基复合材料涂层。选择适当的激光辐照工艺参数, 获得致密的TiN 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激光改性层。SEM 观察及EDAX 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TiN/ Ti 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改性层与基体NiTi 合金存在良好的冶金结合, 界面处成分均匀过渡, 表面Ni 含量极低。显微硬度测试及磨损实验表明, TiN/ Ti 金属基复合材料改性层显著提高了NiTi 合金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激光表面改性层可有效地改善NiTi 合金作为生物医学材料使用的表面成分和性能。   相似文献   
97.
98.
用电弧离子镀在刀具表面制备TiAlN膜层有利于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能,但却降低了膜基结合力,影响其使用寿命。采用UVN0.5D2I脉冲离子束辅助电弧离子镀沉积设备,在W18Cr4V高速钢基材上沉积TiAlN膜层。研究了基材N离子束轰击及在膜层沉积过程中N离子束辅助轰击对TiAlN膜层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层沉积之前,N离子轰击与基材原子发生了相互作用,造成了原子级洁净的表面,形成了大量的高密度形核点,且形成了含有N元素的改性层;在膜层沉积初期,脉冲N离子束轰击形成了由W,Cr,V,Fe,N,Ti,Al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扩散层”,其与“改性层”的共同作用是膜基结合力提高的主要原因,膜基结合力最高为80N。  相似文献   
99.
分析了电镀锌预磷化工艺参数对磷化膜晶粒度、表面粗糙度及色泽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表调液pH值、磷化液总酸度和游离酸度对磷化晶粒度影响明显,当pH低于9时,总酸度超过35点,游离酸度低于2.0点,晶粒粗大且结晶疏松.随着膜厚的增加(1.5~3.0 g/m2),色泽明度趋向于暗色,表面粗糙度Ra值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0.
杨玉玲  张多  刘常升 《应用激光》2006,26(6):405-408
利用低功率激光焊接方法实现了厚度为1.0mm的Ti—6Al-4V合金的焊接。采用金相显微观察、维氏硬度测试方法对焊缝形貌及焊缝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并采用电子探针方法对焊缝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焊缝深度约为0.5mm,因此通过双面焊接可实现样品的结合;焊缝宽度约为1.0mm。焊缝中心的维氏显微硬度约为基底的1.7倍。电子探针结果表明,在低功率焊接过程中,由于能量密度较低,因此在焊接过程中Ti和Al基本没有蒸发,基底和焊缝中心的成分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