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61篇
电工技术   335篇
综合类   92篇
化学工业   186篇
金属工艺   61篇
机械仪表   167篇
建筑科学   203篇
矿业工程   62篇
能源动力   53篇
轻工业   130篇
水利工程   36篇
石油天然气   102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5篇
冶金工业   38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制备与鉴定牛奶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β-LG)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双抗体夹心检测法。方法以β-LG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融合免疫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NS-1。半固体培养基法结合有限稀释法筛选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杂交瘤细胞株诱生小鼠腹水,采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化抗体。利用Ig类与亚类鉴定试剂盒鉴定该单克隆抗体的Ig亚型。间接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鉴定抗体效价和特异性以及与其他过敏原的交叉反应性。建立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检测β-LG。结果共获得抗β-LG细胞株6株,分别命名为1H8,4A7,4C3,1F9,1G5,3D11,效价均高于20万。经抗体亚型鉴定,6株抗体均为Ig G1型。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6株抗体能识别β-LG。在特异性检测实验中,6株抗体与其他种类食物过敏原无交叉反应,而1G5和3D11与牛奶酪蛋白过敏原有交叉反应性。通过建立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发现牛奶β-LG蛋白的检出低限为:15.625 ng/m L,标准曲线在15.625~250 n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结论获得高效价抗体6株,建立了高效、高特异性的牛奶过敏原β-LG的检测方法,为食品中牛奶过敏原的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第6组过敏原(Pen m6),肌钙蛋白C(Troponin C)进行克隆表达、免疫学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意义。方法提取斑节对虾总RNA;根据Gen Bank:HM034316.1设计引物及构建表达载体PET-24a-Pen m6;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纯化后的重组Pen m6用Western bolt来鉴定免疫学特性;用生物信息学相关工具对Pen m6进行同源性分析,并预测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结果克隆出斑节对虾Pen m6基因开放阅读框453 bp,编码150个氨基酸。重组Pen m6蛋白呈可溶性,分子量约35kDa,能够与斑节对虾过敏患者血清IgE结合。斑节对虾与凡纳滨对虾亲缘关系比较近,其中斑节对虾Pen m6蛋白与凡纳滨对虾Troponin C1(gb|AET36896.1|)同源性为98%。理化性质预测Pen m6蛋白质不稳定。蛋白质结构预测结果显示Pen m6的结构主要以α螺旋组成。T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得到4个肽序列(15~23、35~43、91~99、112~120)。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得到4个肽序列(7~16、21~30、28~37、58~67)。结论克隆的重组斑节对虾Pen m6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斑节对虾过敏原的结构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3.
随着车载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很多电子设备都需要直流大功率12V电压供电。本文针对这种需求,使用GS3660芯片实现升降压电路,将直流9V-28V电压转换到直流12V,输出电流可达3A,能够满足大部分车载电子设备的使用。避免了由于车载电源不稳定而烧毁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44.
基于支持向量机增量学习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传统支持向量机的暂态稳定评估模型,通常将所有的学习样本同时参与学习,如果有新样本加入,则需要对所有样本重新学习.针对传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不能在线更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支持向量机增量学习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种快速支持向量机增量学习方法,构造递归解法将新数据增加到解中,并对模型更新前的训练数据保持Karus...  相似文献   
45.
在列车检测系统中,为了将各个部件的状态信息及时反馈给显示终端,系统需要有较高的实时性。针对Linux作为实时应用操作系统的一些不足,文章提出采用实时性能较好的RTLinux系统。在系统实现时,分为实时部分和非实时部分,实时部分主要用在硬件数据采集和发送数据,非实时部分则利用Linux现有的网络协议栈更方便地与显示终端通信。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及时显示部件的工作状态,满足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猕猴桃果实中氯吡脲的残留。果实经乙腈超声提取,无水硫酸钠和Florisil净化、0.22μm微孔滤膜过滤,用乙腈-水(体积比为40:60)流动相洗脱,Inert Sustain Swift C18分离,采用液相色谱仪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添加量为5、10、15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3%~92%,相对标准偏差为1.2%~1.5%(n=6),检出限为0.008 mg/kg,质量浓度在(0.05~10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该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适用于猕猴桃及其他果蔬中氯吡脲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47.
以高炉渣纤维(BFSF)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BFSF表面负载TiO2,制备BFSF负载TiO2(TiO2/BFSF)光催化材料.利用差热-热重(TG-DTA)、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元素分析(EDS)等近代测试方法对TiO2/BFSF的显微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表征.以模拟印染废水的亚甲基蓝(MB)的降解,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TiO2溶胶负载3次,煅烧温度为450℃时,TiO2/BFSF光催化材料表面负载了一层均匀密实的锐钛矿型TiO2,当紫外光照射180 min时,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2.5%.循环利用TiO2/BFSF光催化材料4次,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依然能够达到63%.  相似文献   
48.
高浓度硫酸根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会增大水体的盐度,危害水生生物,破坏土壤结构。利用催化铁与厌氧生物耦合技术进行还原硫酸根试验,并与单纯厌氧微生物处理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催化铁的存在能促进SRB还原SO42-,耦合系统比单纯的微生物系统有更大的还原速率和更高的去除率,且更适合较高浓度的SO42-处理。当温度为30℃、pH=7.6时,COD对耦合系统中硫酸盐还原的影响程度不同,当m(COD)/m(SO42-)≤2时,COD越高,还原速率越快,当m(COD)/m(SO42-)>2时,COD对系统还原过程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9.
气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乳饮料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乳饮料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操作灵活,出水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同时,对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为类似废水的处理提供设计和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50.
加热热通量对微柱群通道内强迫对流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承武  刘志刚  管宁 《化工学报》2010,61(12):3080-3085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流经宽度3.5mm、长度40mm的叉排微柱群板,微柱群由直径500μm,高度分别为500、750、1000μm的微柱组成。实验研究微柱群内部加热热通量对换热特性的影响。采用电加热棒进行加热,测量微柱群板Reynolds数在100~1000之间时的进出口温度与流量,进而获得微柱群内部Nusselt数。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热通量对微柱群换热特性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加热热通量的增大导致工质平均温度升高,工质Prandtl数降低,削弱了工质的换热能力;另一方面,加热热通量的增大降低了工质黏度,加剧了工质热运动,扰动增强,强化了工质的换热能力。当Re较低时,加热热通量的增大由于削弱了端壁面效应对换热的不利影响,同时增加了壁面与工质之间的温差,从而导致换热强化;随着Re的增大,端壁面效应减弱,因而加热热通量的增大对微柱群内部换热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