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33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25篇
金属工艺   78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8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张海啸  刘春明 《机电信息》2010,(12):120-120
随着电力网络的发展,无功功率对供电系统和负载的运行非常重要。为了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线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有必要对用户端进行就地无功补偿。介绍了无功补偿的重要性和一些方法以及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2.
太阳风暴对四川500kV电网影响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明德  刘春明  刘连光 《高电压技术》2010,36(11):2849-2855
太阳活动引起的地磁场剧烈变化称为磁暴。近年来随着中国西电东送长距离输电的发展,江苏、广东等地发现磁暴在电网中产生了较大幅度的地磁感应电流(GIC),有可能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一系列的危害。中国幅员广阔,地理跨越高、中纬度区域,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电网结构与运行方式也日益呈现多样化,高压、大电网的安全与稳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对磁暴对我国电网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合四川电网部分超高压电网结构,建立了电网等效模型,选取典型磁暴感应出的地面电场数值,利用MATlAB仿真软件估算了四川电网中部分500 kV变电站的GIC水平。计算结果表明,在电网的终点和拐角处容易诱发较大的GIC,其数值可达数十A。因此在强磁暴发生时,四川超高压电网的GIC水平较高,可能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3.
基于PLM理念,通过产品研发平台的搭建,实现数字化设计和并行设计,通过积累不断提高产品的专业化、系列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了设计质量,预计可以降低产品设计周期达30%左右。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经筛选的6种助磨剂对某铜镍矿进行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选定的药剂有显著的助磨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为改善马氏体不锈钢的强塑性和耐蚀性,设计制备了Si含量不同的两种氮合金化马氏体不锈钢10Cr13N钢和10Cr13Si2N钢.对实验钢进行了改变配分时间但恒定淬火终止温度和配分温度的淬火-配分处理,从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探究添加Si元素的作用与机理.结果表明:实验钢淬火-配分处理后得到板条马氏体加残余奥氏体为主的复相组织,其强塑性配合显著高于淬火-回火状态.随配分时间的延长,两种钢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极值规律,这一变化对强度影响不大,但对伸长率影响较为显著.增加钢中的Si含量,有利于抑制马氏体中碳氮化物析出并提高残余奥氏体含量和稳定性,在使钢的冲击韧性略微下降的同时可显著改善钢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06.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含Ti氧化物弥散强化钢。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方式研究了这种钢的晶粒形貌,使用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表征了钢中析出相的形貌及种类,使用以同步辐射装置作为光源的小角度X射线散射技术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技术研究了钢中纳米尺寸析出相的分布特征和氧化物弥散强化钢中Y元素的存在形式,并测量了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含Ti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晶粒多呈等轴状、平均晶粒尺寸为1.24 μm。钢中富Y、Ti、O纳米尺寸析出相的分布密度为1.39×1024/m3,平均直径为2.23 nm。向材料中添加Ti元素改变了材料中Y原子的存在形式,生成了具有烧绿石结构的Y2Ti2O7相和少量的富Cr、Mn相。这种钢的室温抗拉强度达到1324 MPa,随着测试温度的提高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延伸率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07.
在碳化硼添加量为1wt%的条件下,考察不同碳含量对2000℃下制备的无压固相烧结碳化硅陶瓷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物相分析显示不同C含量的SiC陶瓷样品的XRD衍射图谱近似相同,其中主相均为SiC,检测到少量C,未检测到B4 C相.当C含量为3wt%时,SiC陶瓷样品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其相对密度、抗折强度、断裂韧性与维氏硬度分别为98.6%、452 MPa、4.5 MPa·m1/2和30 GPa.继续增加碳含量,SiC晶粒存在局部异常长大现象,相应样品的力学性能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力学性能实验、金相分析以及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了单级和多级固溶处理条件对高强Al-Zn-Mg-Cu合金薄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Al-Zn-Mg-Cu合金薄板合适固溶处理温度为470℃,延长固溶处理时间对其横向强度和延伸率不利.250℃×2h 420℃×4h 450℃×3h 470℃×80min的多级固溶处理有提高Al-Zn-Mg-Cu合金薄板强度的作用.470℃最终固溶处理之前的多级预固溶处理有阻碍合金薄板在最终固溶处理时再结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钒微合金化低碳钢多道次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热模拟实验研究了钒微合金化低碳锰钢(0.1%C-1.0%Mn)奥氏体化后在860~740℃范围内进行多道次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考察了变形和微合金元素V对铁素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道次变形过程中,部分奥氏体通过形变诱导相变转变为铁素体;高温区的道次间隔期间部分形变诱导铁素体发生向奥氏体的逆相变;随变形温度降低,道次间隔期间有变形奥氏体向铁素体的亚动态相变发生。微合金元素V抑制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进行,阻碍铁素体晶粒长大,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表面纳米化对316L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316L不锈钢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研究表面组织变化对其硬度和在0.5 mol/LNaCl介质中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SMAT可以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出纳米结构层,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表面纳米晶组织逐渐由单一的奥氏体相过渡到奥氏体与马氏体两相共存;表面纳米化和马氏体相变能够明显地提高316L不锈钢的表层硬度,使表面粗糙度略有下降;表面机械研磨处理降低了316L不锈钢在0.5mol/L NaCl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能.因为316L不锈钢表面纳米晶组织容易钝化,形成的钝化膜不稳定,提高了溶解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