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41篇
无线电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针对云南某硫化铅锌矿,方铅矿嵌布粒度细、黄铁矿含量高的特点,进行了工艺矿物学与浮选回收技术研究。采用铅硫混浮-混合粗精矿再磨-铅硫分选-锌硫分选选矿回收工艺,基于全流程主要条件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技术条件。实验室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Pb品位65.52%,Pb回收率87.51%,含锌3.89%的铅精矿;锌1,锌2合计Zn品位54.74%,Zn回收率95.02%的锌精矿及Fe品位42.02%,Fe回收率78.26%硫精矿。目的矿物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均得到良好回收。  相似文献   
13.
氧化铜矿作为铜冶炼的重要原料,其高效选别一直受到业内学者的关注.随着硫化铜矿资源逐渐枯竭,氧化铜矿的开发利用则变得尤为重要.常用的氧化铜矿物回收方法有直接浮选法、硫化浮选法、选冶联合等方法,然而,采用这些方法回收不同类型氧化铜矿物暴露出的捕收剂捕收能力不强、硫化效率不高、硫化机理不统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氧化铜矿浮选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新药剂研发、表面测试技术以及量子化学计算等的快速发展,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创新了多种有效的氧化铜矿浮选新方法及新理论,如孔雀石的层间硫化理论打破了硫化反应的传统认知,将硫化过程由界面拓展至矿物内部,认为S2-可深入到孔雀石体相形成Cu—S—Cu的吸附构型,使孔雀石结构更加稳定;硅孔雀石共轭活化理论通过溶液中添加的磷酸铵和硫化钠发生水解反应,构建的多组共轭酸碱对起到的缓冲作用为硅孔雀石表面硫化铜晶体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了硅孔雀石的浮选回收.新方法及新理论的出现对完善现有氧化铜矿浮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生产实践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近些年氧化铜矿浮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着重论述了氧化铜矿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刘殿文  李俭 《电讯技术》1997,37(2):67-75
随着空间事业的发展,卫星间通信在各种空间活动中成为为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利用微波,毫米波和光波进行卫星间捕捉、跟踪及通信技术研究的情况,同时概要说明世界发达国家研究卫星间通信的动向。  相似文献   
15.
16.
将原本用于从酸浸出液中萃取铜的萃取剂LIX84-I用来从氨浸出液中萃取铜,获得了成功,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实验室研究表明,在萃取原液含铜浓度3g/L,pH〉4.22,相比1:1,氨浓度1.5mol/L,混合时间3min的条件下,LIX84-I是从氨浸出液中萃取铜的有效萃取剂,萃取率可达到99.9%.在工业生产中发现,将氨浸出液中固体微粒的含量控制在不超过120mg/L和维持二氧化碳浓度不低于O.5mol/L.是保证生产上铜萃取作业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用电积残液(酸浓度约200g/L)返回反萃作业作为反萃剂使用,可以进行铜的反萃,反萃率可达到99.94%.  相似文献   
17.
从氧化铜矿氨浸出液中萃取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原本用于从酸浸出液中萃取铜的萃取剂LIX84-I用来从氨浸出液中萃取铜,获得了成功,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实验室研究表明,在萃取原液含铜浓度3g/L,pH〉4.22,相比1:1,氨浓度1.5mol/L,混合时间3min的条件下,LIX84-I是从氨浸出液中萃取铜的有效萃取剂,萃取率可达到99.9%.在工业生产中发现,将氨浸出液中固体微粒的含量控制在不超过120mg/L和维持二氧化碳浓度不低于O.5mol/L.是保证生产上铜萃取作业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用电积残液(酸浓度约200g/L)返回反萃作业作为反萃剂使用,可以进行铜的反萃,反萃率可达到99.94%.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矿物解离分析仪和化学等分析测试手段,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92.27%的条件下,对白云鄂博西矿的矿物组成、嵌布特性和粒度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矿石的矿物学特征和工业选矿流程的可行性,对原则流程进行了制定并进行了条件优化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新型稀土捕收剂CMS-1和抑制剂CAM-1,通过稀土浮选开路试验得到REO品位为10.17%,回收率为86.15%的稀土粗精矿。采用新型萤石捕收剂CMK-2和抑制剂CMP-1和CMP-2,通过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得到CaF2品位90.80%、回收率33.00%的萤石精矿,为选别同种类型矿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浮选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近年微生物浮选发展过程中,生物药剂如生物捕收剂、生物抑制剂和生物絮凝剂等的基本情况作出综合评述。围绕"生物浮选"这一核心问题,全面总结了几种特效性菌种在相应矿物处理方面的使用状况。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并预测了微生物浮选接下来的可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硫化矿石资源的枯竭,氧化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工业上普遍使用硫化浮选来回收氧化铜铅锌矿物资源,硫化是该工艺的关键环节。本文简述了5种典型的氧化矿物,分析了硫化的作用,重点综述了氧化矿物表面硫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指出氧化矿物的硫化过程包括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两个阶段,硫离子在矿物表面吸附后,与氧化矿物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层进而活化浮选;矿浆pH与温度、硫化时间、硫化剂用量及其添加方式、金属离子和矿物自身特征等多种因素能显著影响氧化矿物的硫化反应,且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交互影响;通过添加某些药剂可以强化氧化矿物的表面硫化,能提高硫化反应的速率与程度,或增大硫化产物的机械强度。分析认为目前表面硫化的一些影响因素及强化硫化的机制仍不清楚,应通过多学科交叉、原位表征技术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加强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生产;同时利用3种手段也是浮选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