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6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概述水刺复合加工技术在我国过滤材料制造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不同材料的水刺复合工艺、水刺与其他非织造工艺组合的复合工艺,以及含水刺非织造材料层压复合工艺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生产高性能和多功能的过滤材料提供研发思路.  相似文献   
22.
实验对比研究了Ga2O5、TeO2、GeO2、WO3、Nb2O5和Bi2O5金属氧化物的掺入对氟磷激光玻璃的光谱和激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TeO2、GeO2和Ga2O5的加入增大了Yb3+的吸收和发射截面; 其中, 掺有TeO2的氟磷玻璃的Yb3+吸收和发射截面最大, 分别达到了1.95 pm2和0.85 pm2。Ga2O5、Nb2O5和GeO2的加入对玻璃激光性能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 其中, 在掺有Ga2O5的氟磷玻璃中激光参数SFL值最大, 为1.237。同时发现, 在TeO2和GeO2掺杂氟磷玻璃中也存在严重的Yb3+荧光俘获现象, 大大减弱了其激光性能。  相似文献   
23.
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混合系统优化仿真软件(Hybrid Optimization Model for Electric Renewables,HOMER),针对某工业园区的风光资源数据和负荷情况,进行了设备成本和参数设定。在获得的配置方案中,对比分析了并网型风光储、风光互补以及风储、光储发电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案,分析其弃电率和经济性,验证了风光储系统的优越性,最终得到并网型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总净现成本最小的配置,并对其各设备的年发电量、系统可靠性及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可为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微电网风光储系统容量优化配置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软件工作量估算的方法和技术众多且各有千秋,没有一种方法被证明在各种情况下的估算都是最精确的.组合估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估算方法,它避免了选择单一的最优估算方法这一难题,而是充分利用各种估算方法提供的信息来达到提高估算精确度和稳定性的目的.将系统的"外部"组合预测方法介绍到软件工作量估算领域,基于最具代表性的组合估算方法:最优线性组合方法,提出了软件工作量估算的最优线性组合方法,该方法中即使是估算效果"较差"的技术或者方法也能为估算精度和稳定性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5.
采用留空印制法对芳纶/阻燃黏胶混纺织物进行单向导湿整理,对整理浆料的配置、印花整理面积比及涂覆次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拒水剂40 g/L、增稠剂60 g/L、印花整理面积比65.09%、涂覆次数6.经该工艺整理后的芳纶/阻燃黏胶混纺织物,表里层具有明显的润湿性差异,汗液可从织物里层向表层快速扩散且外部水分无法...  相似文献   
26.
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轻质、环保、耐冲击等特点,是极具附加值与潜力的材料。但传统麻纤维复合材料存在纤维分散不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大量释放等问题,制约了麻纤维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介绍了麻纤维固相共混热致复合的材料制备方法、麻纤维表面处理技术、麻纤维复合材料一步法制备技术、麻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等制备工艺,并对天然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碳纤维(Carbon fiber,CF)增强环氧树脂(Epoxy resin,EP)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抗冲击性而被广泛应用在飞机结构件。考虑到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部分结构会遭受多次冲击的工况,设计CF/EP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多次冲击及冲击后压缩试验。通过对多次冲击的力学响应曲线分析及内部损伤图观测,得到不同冲击载荷对复合材料多次冲击的力学性能影响及多次冲击过程中的主要损伤机制和损伤传播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冲击后的剩余压缩强度及失效形貌进行了分析,得到了CF/EP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冲击后的损伤容限及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冲击次数的提高将导致复合材料的吸能性下降,抗冲击性下降。在多次冲击过程中,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模式为自下而上。此外,随冲击能级变化,复合材料在冲击后压缩过程中的主要损伤模式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