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根据制件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了余量去除工艺分析,设计了两副切断模具,改进了薄壁件余量去除工艺,在提高加工质量的同时,制件加工效率也大幅提高,节省了大量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22.
针对天空背景红外图像中弱小目标检测的难题,分析了红外目标检测的模型,提出了基于稀疏环决策的目标检测算法。利用数学形态学滤波目标增强方法对图像进行背景抑制,而后采用恒虚警检测方法对滤波后图像进行自适应分割,从而获得候选目标点,然后计算各个候选目标点的局部自相似性描述子,对自相似性描述子归一化、分块之后得到稀疏环表示,利用相应的判断准则可以判别目标点与虚警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于复杂云层背景弱小红外目标图像能够得到较理想的结果,与移动管道滤波方法相比,能有效区别目标点与固定云层杂波干扰,并且虚警率低,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23.
韩瑞国  金永喜  卢海涛  王舒  王建中 《兵工学报》2019,40(10):1995-2004
为研究步枪弹对带软硬复合防护明胶靶标的侵彻机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LS-DYNA建立步枪弹侵彻复合靶标的数值模型。通过该模型模拟了侵彻过程中的钝性冲击现象和明胶瞬态响应,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步枪弹侵彻陶瓷板过程中消耗了弹头大部分能量;明胶内瞬时空腔呈现椭球形基本形态,空腔最大凹陷深度和膨胀速度分别为25.6 mm和35.7 m/s;压力波在明胶内以球面波形式向外传播,在弹着点处峰值压力最大,且压力幅值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弹头速度先有一段明显的下降过程,而加速度绝对值则先增大,随后它们都逐渐衰减至0 m/s和0 m/s2;陶瓷板的破坏主要是由拉应力和压应力的反复作用造成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验证了数值模拟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4.
分析复杂扇形环件的成形工艺,并介绍了成形模的结构设计和工作过程以及模具调试改进。  相似文献   
25.
伍杨  覃彬  王舒  熊漫漫  安硕  卢海涛  张先锋 《兵工学报》2022,43(9):2121-2128
针对爆炸冲击波致脑损伤的防护问题,开展基于爆炸冲击波的头盔防护性能研究,结合壁面压力传感器和颅脑模拟靶标,形成不同头盔结构和头盔内不同位置的冲击波防护试验测试方法,获取模拟靶标前额、颅顶和颅后的压力-时间变化曲线,分析爆炸冲击波在有/无防护条件下的颅脑表面传播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头盔均能有效削弱冲击波超压,前额超压峰值可从无防护的352.57 kPa削弱至戴QGF-03式头盔的151.31 kPa,戴上全盔后则可削弱至11.36 kPa;冲击波在有防护的颅脑靶标传播过程中易发生绕射和叠加汇聚效应,与无防护相比,QGF-03式头盔内颅后超压提高了50%~100%,FAST头盔内颅后超压提高了9%,盔内压力作用时间显著增长,其中防护面罩可以大幅削弱爆炸冲击波对头部的作用,对前额和面部冲击波超压的削弱可达75%;全盔防护效果最好,能在前额、颅顶和颅后三处分别削弱90%、87%、80%超压峰值,密闭性对冲击波防护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介绍了超高功率交流和直流炼钢电炉技术发展的基本状况,对UHP石墨电极在交流和直流炼钢电炉生产冶炼中的消耗特性及性能进行了比较,同时就如何改善UHP石墨电极的质量性能以满足电炉炼钢技术进步的需要做了概括的技术说明。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介绍了国外某公司燃汽轮机新一类薄壁钣金件焊接加工技术。着重介绍了焊接夹具设计制造,焊接变形和热处理变形后的校正及校正夹具、模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28.
传统K-means聚类算法的性能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本文将复杂网络节点的属性值作为节点的度、聚集度与聚集系数的加权值,通过计算所有节点的加权综合聚集特征值,选取综合聚集特征值高,并且彼此之间无高聚集性特征的个节点作为聚类的初始聚类中心,然后进行聚类迭代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取更迅速有效,避免了传统K-means算法初始聚类节点选取的敏感性,进而提高K-means算法的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29.
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增长,如何高效地找到符合用户需求的web服务是影响网络应用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机制的web服务发现系统的实现方案,该方案以web服务发现技术的研究现状为基础,给出了用户代理、服务器代理和目录代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分析服务发现系统的使用者入手,设计了收集用户请求和构造查询信息的功能;应用连接池技术实现了转发用户请求到目录代理的功能,设计了以聚类思想为基础的最短路径服务信息请求的转发算法。最后,给出了服务发现系统的部分运行结果、测试了服务发现系统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并对转发算法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基于聚类的最短路径转发算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30.
网格资源管理是网格计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难点。本文分析了网格资源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代理的方法来管理网格资源系统,设计了基于Agent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流程,并应用该方法分析了资源请求过程的实例。同时,为了适应网格系统的可扩展性,我们应用多代理技术解决了代理之间的相互协作的问题。文中所提出的资源管理方案可为网格资源管理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