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8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76篇
化学工业   119篇
金属工艺   72篇
机械仪表   95篇
建筑科学   96篇
矿业工程   54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179篇
水利工程   32篇
石油天然气   26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6篇
冶金工业   40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2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1984年8月4~14日在苏联莫斯科举行。议题有:工程地质的理论问题;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问题,研究岩石的重要性问题;地质过程发生发展的定量和时控预测;区域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新方法,遥感技术;永久冻土层地区有关水文、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等。  相似文献   
92.
葛胜涛  邓先功  毕玉保  王军凯  李赛赛  韩磊  张海军 《材料导报》2018,32(13):2195-2201, 2213
多孔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导热系数低、体积密度小及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在吸附与分离、催化剂载体、隔热材料、能量储存、传感器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孔直径的大小可将多孔材料分为三类:孔径大于50nm的大孔材料(Macroporous materials),孔径介于2~50nm的介孔材料(Mesoporous materials)和孔径小于2nm的微孔材料(Microporous materials)。但是,由于孔径的限制,这三类材料的应用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级孔材料兼具通透性好、孔隙结构发达、体积密度小、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大等优点,打破了传统单级孔材料孔结构单一的局限,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多级孔材料在制备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其合成过程通常会涉及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方法,制备工艺复杂;现有的多级孔材料的制备成本高,孔结构难以控制。因此,研究者们主要从优化多级孔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入手,制备出孔径均一且可控的多级孔材料。多级孔材料主要有大孔-介孔材料(Macro-mesoporous materials)、微孔-介孔材料(Micro-mesoporous materials)以及含有两种或多种不同孔径的介孔-介孔材料(Meso-mesoporous materials)。大孔-介孔材料常见的制备方法有模板法、发泡法、溶胶-凝胶法及熔盐法等;微孔-介孔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有化学活化法、模板法和水热法等;介孔-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水热法、模板法、溶胶-凝胶法及自组装法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多级孔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对大孔-介孔、微孔-介孔及介孔-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简要分析了未来本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3.
微细粒煤泥具有粒度细、质量小、比表面积大的基本特征,针对传统浮选回收率低、选择性差的问题,提出了高剪切锯齿调浆强化微细粒煤泥浮选工艺,考察了锯齿调浆器结构参数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通过捕收剂分散度测试、捕收剂吸附量测试、煤泥絮凝体粒径测试,探索高剪切调浆技术强化微细粒煤泥浮选机理。结果表明:对于锯齿调浆器,锯齿与隔板间的缝隙大小是影响浮选效果的关键结构参数,其他结构参数对浮选效果影响较小;同样操作参数条件下,高剪切锯齿调浆器最多可提升精煤可燃体回收率6.36个百分点,同时精煤灰分普遍低于普通调浆器;随着搅拌转速上升,捕收剂油滴分散度更高,有效提高了捕收剂在煤泥表面的吸附;对比普通调浆器,锯齿调浆器提高煤泥絮凝体粒径的能力更强,有效增加了浮选颗粒与气泡的碰撞效率。  相似文献   
94.
统计技术是产品设计、生产及质量管理中进行分析、控制和改进的必要工具。本文阐述了统计技术在风机性能测试结果分析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其应用、作用、方法以及相关说明,力求为风机试验提供科学系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5.
一般转炉炼钢的钢渣量为炼钢产量的12%~13%,有的高达15%。以江苏省1993年钢产量312万吨计,则钢渣量约有40万吨。出钢时,钢渣温度在1500℃以上,其渣的比热为1.2KJ/kgC。现以渣温为1500℃计,每年40万吨渣所带走的热量Q_1为:  相似文献   
96.
本文通过对京广高铁北京西至安阳东区间开通一年多来牵引供电设备发生的几类典型故障进行分析,探讨牵引供电设备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总结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今后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罗茨真空泵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茨泵的抽气速率和极限压力是泵的主要性能,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前级泵的型式和性能,因此它并不是罗茨泵本身特有的性能。能代表罗茨泵特征性能,而又与前级泵无关的是零流量压缩比、最大允许压差与溢流阀压差、漏率和噪声,它们与罗茨泵的真空状态、抽气性能和运行质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文中对特征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装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有异于国内外现行标准的,更精粹、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98.
张伟  潘跃  刘华赛  李春光  陈洪生 《钢铁》2022,57(4):123-129
增强成形性双相钢的组织比传统双相钢增加了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使其具备了一定的TRIP效应,材料表现出更优的成形性,广泛适用于车身具有复杂造型的安全结构零件.为了研究应变速率对增强成形性双相钢HC440/780DHD+Z力学性能特征和内部组织变化的影响,采用万能试验机和液压伺服高速拉伸试验设备对0.001、0.1、1、1...  相似文献   
99.
邹英  刘华赛  韩赟  滕华湘  蒋光锐 《钢铁》2022,57(12):118-130
 日益复杂的服役环境,对汽车底盘及结构内件耐蚀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规酸洗板已无法满足。以低合金高强钢(HSLA)、铁素体贝氏体钢(FB)和复相钢(CP)为代表的热基镀锌高强钢兼具热轧钢板的高成形性及镀层钢板的高耐蚀性,取代酸洗板用于汽车底盘和结构内件制造,不仅可以提高整车防腐性能,还可以降低零件修复、更换和再生产带来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为汽车企业选材用材升级、降本增效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汽车用热基镀锌高强钢对组织性能及表面质量的要求极其严格,国内外具备产品开发及稳定供货能力的企业很少。从化学成分、热轧、冷却、卷取和退火等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及析出相的影响方面阐述了热基镀锌高强钢组织性能调控机理,以色差、漏镀和锌流纹等缺陷为例概述了热基镀锌高强钢表面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攻关方向。重点介绍了锌铝镁镀层在耐腐蚀方面的优势以及热基锌铝镁产品的主要应用途径。综述了国内外汽车用热基镀锌高强钢的生产及应用现状,指出进一步提升综合性能、改善表面质量和拓展极限规格是其发展方向。同时指出,需要持续关注热基镀锌高强钢生产和应用方面的问题,如色差、漏镀和锌流纹等表面问题,焊接飞溅、气孔和LME裂纹问题以及针对底盘特定腐蚀环境的耐蚀性数据积累及评价。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热空气处理对采后西葫芦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将西葫芦于35℃热空气处理40 min及45℃热空气处理20 min,以室温(20±2)℃下未经热空气处理的西葫芦为对照,然后置于4℃低温条件下进行贮藏,通过每3 d测定其品质与生理生化指标来反映热空气处理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热空气处理西葫芦的呼吸强度减轻且呼吸跃变时间推迟,果实的硬度、TSS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保持更好;热空气处理西葫芦的O2-含量、H2O2含量降低,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激发提高,使得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减小,使得膜脂过氧化进程变慢,细胞膜得到保护,果实的冷害指数也降低,说明热空气处理西葫芦低温逆境下抵御能力增强,且45℃热空气处理20 min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