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解-气质联用(Py-GC/MS)和热重-红外联用(TG-FTIR)系统研究了小麦秸秆中的硫元素进入热解炭、油、气三相产物的迁移转化行为。结果表明,小麦秸秆中的硫主要为有机硫(28.33%)和无机硫酸盐(71.67%);有机硫在低于450℃就已经完全释放;41.46%~48.13%的硫保留在热解炭中,主要包括硫酸盐(55.27%~75.52%)、噻吩硫(21.78%~34.13%)和金属硫化物(2.70%~11.22%);7.16%~11.24%的硫进入热解油中,主要是2-甲硫基苯并噻唑;600℃还发现了噻吩硫的生成。热解气中含硫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H2S、SO2和COS,主要的释放温度区间为200~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