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是确定其垂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以达到预防主体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危害建筑物安全、避免为工程建设带来浪费的目的,也为以后的工程建设,提供了类似工程控制沉降的建筑经验。  相似文献   
22.
相参积累后雷达目标参数的自动录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玲  吴增辉 《现代雷达》2000,22(2):32-34,38
相参积累技术已在雷达中广泛应用.对相参积累后雷达自动录取设备如何实现目标检测、测角计算进行了论述,对几种测角方案进行了比较.用超大规模可编程器件进行硬件设计,全面提高了自动录取设备的性能.  相似文献   
23.
吴增辉  程涛 《现代雷达》1998,20(3):52-56
分析了P波段相扫比幅测高三坐标雷达的测试结果。探讨了环境对雷达测量的影响。介绍了一种利用民航测量结果进行阵地校标的开发工具,它是提高雷达对环境适应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针对池式钠冷快堆特点,建立了三维系统分析模型,并结合热分层现象演化机制,提出了准确模拟热分层的关键处理方法,包括能量源项处理、三维动量方程对流项处理及三维空间进口效应处理。在此基础上,采用KALIMER及MONJU热分层实验对所开发的三维系统分析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有效解决了池式钠冷快堆三维热工水力分析的难题,实现了对钠池内温度场瞬态变化及热分层现象演化进程的快速准确模拟,同时也能够确定热分层过程中池式结构表面热应力最大位置,为池式快堆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针对当前陷波滤光片设计方法中,因需要大量薄层和折射率连续渐变而导致的制作难度较高的问题,介绍了一种陷波滤光片的类褶皱膜系设计方法。此方法中,每层薄膜的层内折射率不变,层间折射率呈离散型渐变,每层为1个光学厚度,膜系模拟计算的光谱很好,并可降低制造工艺难度。给出了膜系的基本结构形式,并分析了其中各参数对陷波滤光片光谱的影响,指出了参数变化对光谱影响的基本规律。通过对典型膜系设计,模拟分析了膜厚偏差和折射率偏差对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系对膜厚偏差更加敏感,为膜系镀制工艺中的误差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基于薄膜干涉分光技术开发了多光谱图像采集分析系统样机,样机由分光滤光片、CCD相机、逻辑控制组件和计算机终端软件等组成,并在农产品检测、成分检测等方面开展了多光谱检测技术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多光谱成像系统能够进行高分辨率的光谱图像采集,并进行光谱重建和聚类等分析。在农产品检验中利用多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将霉变的黄豆与优质黄豆进行快速区分;在电解液浓度和成分检验中能够将不同浓度或不同成分的液体进行识别;在笔墨检验中能够将不同油墨的笔迹进行准确有效地判别。  相似文献   
27.
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是对监测对象进行测量,以确定其垂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将某高层建筑群沉降观测与变形计算结果对比,指出本工程沉降观测资料准确可靠;顶层封顶后的沉降量相当于总沉降量的82.1%~92.1%,说明砂土地基施工期间的最终沉降量已完成80%以上,满足规范要求;并建议沉降从基础开始监测,逐渐向上引测观测点。  相似文献   
28.
以L-半胱氨酸盐酸盐与甲醛为起始原料,经缩合酯化得到噻唑烷-4-甲酸甲酯,再在二氧化锰作用下氧化合成噻唑-4-甲酸甲酯,水解得到噻唑-4-甲酸。氧化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n(噻唑-4-甲酸甲酯)∶n(MnO2)=1∶23、MnO2活化温度为300℃、80℃反应48h。氧化反应收率为80.8%。  相似文献   
29.
阐述了雷达终端点迹提取设备,数据处理机和显示器的模块化设计及其开放式系统结构的基本思路,这是解决终端通用性,可维护性的一种有途途径。  相似文献   
30.
对相当于FCD45的球墨铸铁,进行了平均温度为300、400和500℃的完全约束的热疲劳试验,对由此得到的实验值和高温疲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温度在300、400℃时出现变形硬化,500℃时应力幅度一定,温度对硬化的影响与高温疲劳相类似;热疲劳断裂的条件式为C=N_f~nε_T,其中N_f为热疲劳寿命,ε_T为变形幅度,n值在任何温度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