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7篇
冶金工业   1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该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和传输线方程,结合Ngspice软件,提出一种高效的时域混合算法,能够快速模拟空间电磁场作用传输线端接复杂电路的电磁耦合问题。该算法的优势在于实现了空间电磁场辐射与端接复杂电路瞬态响应的协同计算,且避免了对传输线和复杂电路结构的直接建模。首先,将复杂电路通过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进行等效,采用FDTD方法结合传输线方程,求解得到特性阻抗上的入射电流响应。然后,在每个时间步上,将该电流引入复杂电路作为激励源,联合电路模型建立网表文件。最后,使用Ngspice软件读取网表文件,并仿真得到电路各元件上的瞬态响应。通过相应计算实例的数值模拟,与电磁场仿真软件CST的计算结果以及耗用内存和时间进行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82.
红外光控人流量统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时统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开放教学场所的人数,实现教学管理自动化。系统采用对红外光线的通断检测的方法来统计进出实验室人数,当有人通过时挡住红外光,输出信号与可编程逻辑器件连接,通过红外收发输入信号顺序的判断,主程序对两路信号进行加减计数;经译码、显示、报警等模块的连接实现可逆流量统计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等特点。设计的创新在于红外检测与可编程器件结合了成本,提高了实时可靠性。  相似文献   
83.
在超声场中,以固体酸为催化剂。苯与长链烯烃为原料,在管式固定床中进行烷基化反应。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在温度120℃压力3.0MPa,频率25kHz。功率60W时,反应的转化率最大。并用超声空化理论解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4.
为了避免高含硫天然气湿气输送过程中所夹带的固体颗粒和液体杂质对天然气净化装置和效果的不良影响,在脱硫工艺前端设置了由预过滤器和聚结过滤器所组成的两级过滤单元。针对某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原料气过滤单元存在的聚结过滤器滤芯压降不上升、无法通过压降来判断滤芯更换时间等问题,利用两级过滤性能评价系统对比了不同过滤性能预过滤器滤芯和聚结过滤器滤芯组合的过滤性能,发现其原因在于聚结过滤器滤芯对亚微米级液滴的聚结性能不理想、预过滤器滤芯和聚结过滤器滤芯的性能不匹配。为此,提出了改进措施:①改进聚结过滤器滤芯的聚结层;②设置疏油型排液层,改变预过滤器滤芯的结构参数,使之与改进后的聚结过滤器滤芯的性能相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聚结过滤器滤芯的稳态压降较在用滤芯降低75%,对于粒径为0.3μm及以上的液滴过滤效率达到99.99%,同时实现了预过滤器滤芯和聚结过滤器滤芯压降的同步变化。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原料气过滤单元对液体杂质的过滤能力提高了1倍,能更有效地保证后续工艺的安全运行。该研究成果为高含硫天然气过滤元件设计和过滤系统优化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5.
伴随着全球双碳政策的实施,节能减排成为汽车制造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之一.汽车用齿轮钢采用的更高温度结合更短时间的渗碳工艺是目前各齿轮生产企业最为直接的降碳措施,但齿轮钢在高温渗碳生产过程中却时常发生奥氏体晶粒异常粗大的问题,且渗碳温度越高混晶现象越严重.因此,各企业对齿轮钢进行微合金化,通过添加微合金元素在加热过程中析出第二相粒子产生钉扎作用来阻碍奥氏体晶粒异常长大,从而需要对复杂的齿轮钢奥氏体晶粒长大与第二相粒子析出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奥氏体晶粒度、奥氏体晶粒长大机制及模型、第二相粒子(Nb(C,N)/AlN)对奥氏体晶界移动的钉扎作用及模型、以及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对奥氏体晶粒长大和第二相粒子钉扎作用的影响等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第二相粒子的控制方法与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钉扎机制,为高质量齿轮钢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旋风分离器旋进涡核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对旋风分离器内三维非稳态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旋风分离器全空间内都存在旋进涡核现象。对旋进涡核现象和旋进涡核中心的运动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分析了不同轴向位置的旋进涡核区域内不同点的速度波动幅值和频率,得到了旋进涡核影响范围以及速度波动规律;通过分析旋进涡核中心的运动频率,得到了旋进涡核出现的强度。模拟结果与采用热线风速仪以及激光粒子成像技术(PIV)测定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可以分析旋进涡核对分离效率和压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高压天然气田用旋风分离器内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高压天然气田旋风分离器的内流场进行三维稳态数值模拟。将不同压力下的旋风分离器的内部流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压力对旋风分离器的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的影响很小,但是对切向速度影响较大。旋风分离器的压降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基本成线性关系。在高压条件下,排气管的直径和入口面积对旋风分离器内流场速度的影响是比较有规律的。  相似文献   
88.
60年代前期,国内各特钢厂都采用焦油木框、石蜡草圈等保护浇铸,钢锭表面质量差,尤其是低倍皮下气泡、翻皮、夹杂等缺陷一直困扰着钢锭质量的提高。60年代中期探索用固体粉状保护渣,用石墨尾矿做基料加萤石和固体水玻璃,高碳型“721”石墨渣就是当时普遍采用的...  相似文献   
89.
以转子动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 ,针对非线性弹性转子—轴承系统的具体特点 ,用打靶法对采用短轴承模型的弹性转子—轴承系统的周期解进行了求解 ,并用数值积分和庞加莱映射方法对其动力学特性随某一参数变化时稳定性的改变进行了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 ,系统具有发生倍周期分叉及概周期运动的可能。用数值方法得到系统在某些参数域中的分叉图 ,直观显示了系统在某些参数域中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90.
为了准确预测和计算天然气输气管线用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在归纳常压下单管和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压降计算公式,以及现场测量高压下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基础上,建立了高压下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压降计算模型。利用实验验证压降模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常压下单管、多管旋风分离器和高压下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压降计算模型都能准确地计算出对应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值,计算值与测量值之间的误差较小。因此,利用建立的高压下多管旋风分离器压降计算模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不同压力和温度下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值,从而为天然气用旋风分离器的选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