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58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58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改性沥青混合料中改性沥青膜厚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改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膜厚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沥青膜厚的影响因素,着重研究了沥青膜厚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关系,通过对稳定度,动稳定度分析表明,稳定度与沥青膜厚曲线均呈驼峰形状,具有明显的峰值,沥青膜厚与动稳定度也呈驼峰关系,并与稳定度峰值存在对应关系,两者在同一膜厚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2.
根据武黄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情况,通过大量的调查、检测、分析和研究,提出路面综合处治、加铺、桥涵加固等方案。施工后的跟踪检测表明该技术方案是切实可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3.
纤维类型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析漏、飞散、体积性能、车辙、冻融劈裂等试验,研究了聚酯和木质素2种纤维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基于摩尔.库仑定理,采用无侧限抗压和间接抗拉强度对混合料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进行计算,并通过CF图像对该混合料骨架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中,纤维主要起稳定沥青,增加沥青膜厚的作用,而对混合料的增强作用不显著。相对聚酯纤维而言,木质素纤维更适用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94.
采用聚丙烯酸酯乳液(PAE)、苯乙烯-丙烯酸共聚乳液(SA)、聚乙烯醇缩甲醛水溶液(PVFO)对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发现聚合物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如抗弯强度、韧性,对纤维与水泥基体界面粘结强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聚合物加入使其活性官能团与水泥或集料间发生化学键合,DSC放热曲线表明,加入聚合物后混合物的放热峰值提高,验证了红外光谱的结果.通过聚合物与水泥石之间的化学键合强化了钢纤维与水泥基体间的界面层,形成强度、韧性很好的具有"互穿网络"的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5.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车辙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确定形状改变比能为其评价指标。建立有限元模型,以面层结构内形状改变比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温条件下沥青面层内的抗车辙区域,并分别研究沥青面层厚度、模量、以及基层模量对沥青面层抗车辙变形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面层内主要抗车辙区域为中面层,路面结构中面层的整体模量,各层模量比,面层厚度,基层模量对面层抗车辙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从海战场协同探测与目标综合识别系统技术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舰载探测系统综合应用的多种途径,其中包括多层数据链路技术、区域协同探测技术、目标综合识别系统技术等。  相似文献   
97.
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动态模量与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动态模量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了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纤维掺量为0.25%)的动态模量特性和疲劳性能,分析了聚酯纤维对沥青混凝土粘弹特性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酯纤维掺入后能降低沥青混凝土低温时的脆性,提高其高温时的劲度。同时,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损耗模量降低,其抵抗疲劳开裂的能力增强。间接拉伸疲劳试验也表明,聚酯纤维能提高沥青混凝土的疲劳寿命,且在低应力的情况下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8.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有机化累托石(OREC)改性沥青,利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OREC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研究了OREC用量对改性沥青物理性能和粘度的影响,并通过薄膜烘箱(TFOT)和压力老化(PAV)对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老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OREC可与沥青熔融插层形成剥离型纳米复合结构;OREC与沥青熔融共混后,沥青的软化点和粘度均增大;与普通沥青相比,经TFOT和PAV老化后,OREC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增量和粘度增加率显著减小,表明OREC可有效改善沥青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99.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fiber-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were investigated. Cellulose fiber, polyester fiber and mineral fiber were used as additives for asphalt mixture, and the dosage was 0.3%, 0.3%, 0.4%, respectively. Dynamic modulus test using SuperPave simple performance tester (SP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dynamic modulus (E') and phase angle (δ) for the control asphalt mixture and fiber-modified one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and frequenci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ll fiber-modified asphalt mixtures have higher dynamic modulus compared with control mixture. The dynamic modulus master curves of each type of asphalt mixtures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nonlinear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ime- temperature superposition theory at a control temperature (21.1℃). The fatigue parameter E^*×sinδ and rutting parameter E^*/sinδ of asphalt mixture are adopted to study the fatigue and rutting-resistance propertie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ch properties can be improved by fiber additives.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