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0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8篇 |
综合类 | 35篇 |
化学工业 | 99篇 |
金属工艺 | 26篇 |
机械仪表 | 21篇 |
建筑科学 | 27篇 |
矿业工程 | 14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45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11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1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 |
冶金工业 | 8篇 |
自动化技术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型海藻无需耕地、不含难热解的木质素,是降碳减排、生产小分子生物燃料的理想原料。对大型海藻(包括海带、蜈蚣藻、孔石莼和海黍子)进行微波热解,并与落叶松进行对比。研究了微波热解过程的升温行为、气体释放行为及氢气生成曲线,比较了微波热解的产物分布、气体组成和气化指标,进一步利用Ca-Al(CaO-Al2O3)吸附剂原位吸收海带微波热解产生的二氧化碳(CO2),强化海带的定向转化制氢。结果表明,大型海藻比落叶松具有更快的升温行为、更好的制氢效果,尤其海带的氢气产率(16.40 g/kg)为落叶松的3倍。添加Ca-Al吸附剂能够进一步增强海带的微波热解制氢效率,当海带与Ca-Al吸附剂的质量比为1.0:3.0时,氢气产率达到44.24 g/kg,气化效率可达68.57%,气体产物中氢气含量高达77.24%。 相似文献
32.
冷家油田地质复杂,稠油藏S3^2产层上面存在一个较活跃的水层,固井易窜,注蒸汽吞吐开采,水泥环在交变热应力作用下产生破坏,顶水下窜,出水加剧,原油日产量剧减,极大地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其中大部分井原油生产潜力还很大。为了恢复产能,该地区采用了射孔挤窜、侧钻换底、化学凝胶封堵等多种措施,但都未见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在冷51164井第2次侧钻中,钻穿水层至油层上面的泥岩夹层2~3m,在未打开油层之前,对产层上部水层裸眼井段成功地实施了挤注超细水泥预封堵工艺,并在随后的生产中,降低了顶水对油层生产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冷家油田地质复杂,稠油藏S23产层上面存在一个较活跃的水层,固井易窜,注蒸汽吞吐开采,水泥环在交变热应力作用下产生破坏,顶水下窜,出水加剧,原油日产量剧减,极大地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其中大部分井原油生产潜力还很大.为了恢复产能,该地区采用了射孔挤窜、侧钻换底、化学凝胶封堵等多种措施,但都未见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在冷51164井第2次侧钻中,钻穿水层至油层上面的泥岩夹层2~3 m,在未打开油层之前,对产层上部水层裸眼井段成功地实施了挤注超细水泥预封堵工艺,并在随后的生产中,降低了顶水对油层生产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35.
36.
为了克服已有的高温高湿的人工老化方法受人工气候箱的控温控湿条件的局限性,以确保试验过程中种子含水量和温度的稳定性,本文研究在人工气候箱环境材料间开放和密闭的条件下水稻种子含水量随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研究密闭常湿条件下处理30 d的不同温度、不同含水量籼粳材料种子发芽率变化。结果表明,与初始含水量范围相比,储藏过程中粳稻材料和籼稻材料的含水量范围,30 ℃+RH 75%、30 ℃+RH 85%的开放储藏条件下,分别缩小为原来的31%和24%、26%和25%,而30 ℃+常湿、34 ℃+常湿的密闭储藏条件下,则仅分别缩小为原来的94%和81%、90%和87%;38 ℃+常湿+30 d、42 ℃+常湿+30 d的密闭储藏条件下,初始含水量差异的粳稻和籼稻材料,发芽率差异最高和最低分别为85.0%和7.0%、98.5%和11%;进一步计算种子人工加速老化处理30 d的发芽率下降百分率,38 ℃+常湿、42 ℃+常湿的密闭储藏条件,初始含水量14.00%的粳稻材料和籼稻材料,其发芽率下降百分率已分别达到63.31%和88.83%。初步分析获得:38 ℃+常湿+初始含水量14.00%+30 d+密闭储藏、42 ℃+常湿+初始含水量14.00%+30 d+密闭储藏分别是粳稻和籼稻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最适宜的处理条件。本研究为获得稳定的、可重复的人工加速老化新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为提高臭氧氧化降解含酚废水的效能,对载体活性炭进行超声改性,并利用浸渍沉淀法制备Mn/AC催化剂,通过BET、SEM、EDS、XRD表征分析超声处理对其结构的影响,同时用苯酚模拟废水考察超声改性对其去除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改性起到清灰造孔作用,载体孔道增多,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高,强化了负载,Mn的负载量由2. 40%升至3. 85%并以MnO2形式存在,增大分散度;超声改性增强了催化剂的吸附及催化臭氧化能力,提高体系的吸附-催化臭氧氧化协同效应,Mn/U60-AC+O3体系在催化剂质量浓度为2 g/L、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温度为(25±1)℃、臭氧质量浓度为3 mg/L、气体通入流量为4 m L/min、pH=10、水体积为1 L的条件下反应24 min,苯酚的去除率高达99. 64%,比Mn/AC+O3体系提高了16%。 相似文献
38.
早冠丝瓜406是以S4为母本、X0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极早熟,植株主蔓分枝性强,生长性强盛;雌花节位低,首朵雌花着生于主蔓第5节~7节,采收期为播种后58 d^60 d开始;嫩瓜呈长棒形,果端较圆,果皮深绿色,单果重0.5 kg^0.9 kg,果实纵径42 cm^50 cm,横径3.7 cm^4.2 cm,前期产量为16772.0 kg/hm^2,总产量可达47447.5 kg/hm^2.适合长江流域、云贵高原及湖南地区早春设施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9.
生物质热解气化可以生产清洁的小分子燃料,是实现生物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驱动。利用微波辅助生物质气化是实现生物能源高效利用和能源产品高值化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微波强化生物质热解技术和微波催化定向气化技术,分析了生物质微波热解气化技术面临的挑战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0.
A water-in-oil (W/O) microemulsion composed of Triton X-100, n-hexanol, n-hexane and water solution with hydrochloric acid was prepared. K3Fe(CN)6 was added in as a water-soluble electroactive probe,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It is found that the H+ concentration of the water phase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W/O microemulsion, and hence influences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K3Fe(CN)6. When the pH value of water phase is about 7,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W/O microemulsion is only 1.2×10−6 S/cm, and K3Fe(CN)6 almost cannot react at the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But when the H+ concentration is more than 3 mol/L, the W/O microemulsion has a goo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K3Fe(CN)6 shows goo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n it. The results of CV and EIS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Fe(CN)6
3−/Fe(CN)6
4− in the W/O microemuls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This may be due to the unique liquid structure of
the W/O microemulsion and the unique mass transfer in the W/O microemulsion.
Foundation item: Projects(20673036, J0830415)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Projects(05JT1026, 2007JT2013)
supported by the Science Technology Project of Hunan Province, China 相似文献